寇季緩緩點頭。
趙禎沉聲道:“那朕絕不會讓他們進入我大宋。”
寇季一臉愕然。
“官家……”
趙禎擺手,打斷了寇季的話,沉聲道:“四哥,那些學問縱然要入我大宋,也不該經過你的手。朕不想看到你身敗名裂,也不想看到你被全天下的人逼死。”
寇季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麼。
趙禎繼續道:“這地是圓的也好,方的也罷,都不會影響朕對大宋的統治,所以那些學問朕可以不要。”
趙禎放棄了讓那些學問進入大宋,並不是他不好奇那些學問的內容。
他其實很好奇那些學問的內容。
但是他在好奇的同時,也想到了哪些知識傳入大宋以後,會帶來那些後果。
寇季作為引導者和推廣者,毫無疑問會成為天下所有讀書人的靶子。
他們會用所有惡毒的語言,所以惡毒的手段,對付寇季。
趙禎放棄那些學問,是為了保護寇季。
寇季感受到了趙禎的心思,對趙禎深深一禮,道:“臣多謝官家厚愛……但臣還是不贊成官家的想法。我們君臣已經完成了兵制的革新,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天底下的人熟悉了我們定下的新兵制,那麼新兵制就會徹底的取代舊的兵制。
所以兵制問題上,我們君臣已經沒什麼好擔憂的了。
我們君臣接下來要改的就是文制。
文製革新,不同兵制革新。
我大宋兵制根基並不深。
所以兵制革新,我們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可文制不同。
我大宋的文制,是建立在儒家學問基礎之上的。
儒家千年文化,不是我們三言兩語就能撼動的。
若僅僅是改制,卻不改基礎,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故態萌發。
讀書人總能從儒家學問中發現一些新的東西。
他們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從儒家學問裡,發現一些能鑽我們訂立的新的文制空子的東西。
所以,不動儒家學問,那麼我們縱然改了文制,也維持不了多久。
想要讓我大宋的文制徹底改變,就必須動一動儒家的學問。”
趙禎閉上眼,長嘆了一口氣,“儒家學問沒什麼不好的,朕學的就是儒家學問……朕還不是治理出了一個偌大的江山?”
寇季盯著趙禎道:“官家真是這麼想的?”
趙禎盯著寇季道:“朕怎麼想不重要,朕只是不想看到那些學問進入我大宋,要了你的命。”
寇季沉聲道:“臣有自保的能力。”
趙禎搖搖頭,嘆息道:“天下讀書人一起出聲的時候,朕的位置都不一定坐得穩,你拿什麼自保?”
不等寇季開口,趙禎看著寇季,語重心長的道:“四哥,朕要你活著。”
寇季鄭重的道:“官家的心思,臣能理解。可我們不能只顧眼前,不顧以後。現在大宋在官家的治理下變得強大,可以後呢?”
趙禎坐在座椅上,臉上充滿了掙扎的神色。
許久以後,趙禎盯著寇季道:“朕需要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寇季拱手道:“臣不會親自去傳授那些學問。”
趙禎皺眉道:“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