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個字,莽。
莽夫打仗的手段,他們能輕易看穿。
他們二人都猜到了,隨後黑汗王玉素甫和蕭匹敵率軍到了玉門關下以後會怎麼做。
黑汗王玉素甫和蕭匹敵到了玉門關下,久攻不下的話,蕭匹敵必然會勸誡黑汗王玉素甫分兵。
而黑汗王玉素甫,必然不會答應。
因為此前分過一次兵,分出的六萬兵馬,趕到了陽關,連一點兒水花也沒有掀起,就被盡數剿滅。
黑汗王玉素甫不會再冒險。
蕭匹敵在被黑汗王玉素甫拒絕以後,必然會向黑汗王玉素甫提議,由自己率領遼兵來攻打陽關。
黑汗王玉素甫九成九會答應。
因為遼兵前來攻打陽關,贏了,對他而言是喜事一件,輸了,他也不會心疼。
寇季和狄青就是摸頭了黑汗王玉素甫的打仗的手段和心思,所以才會斷定,隨後蕭匹敵去率領八萬多的遼兵來攻打陽關。
暢快的大笑過了一場以後,寇季對狄青道:“隨後玉門關那邊的壓力會很大。種世衡那邊的兵力有限,所以我準備調遣西平府的地方兵,前去馳援。
你手裡少了西平府的地方兵,能不能擋得住蕭匹敵率領的八萬多遼兵?”
狄青聞言,盯著寇季鄭重的道:“五萬永興軍,足以抵擋遼國精兵十萬。”
寇季點頭笑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寇季調遣西平府的地方兵去馳援種世衡,也是有考量的。
西平府治下的清澗城,是種世衡以前的老窩。
種世衡在清澗城內待了大半輩子,所以他了解清澗城裡的百姓,也瞭解西平府內的百姓。
同樣的,西平府內的百姓,也瞭解種世衡。
雙方知根知底的,打起仗來,事半功倍。
狄青這邊也差不多。
狄青率領的永興軍,以前坐鎮的就是陝西府。
可以說永興軍中大部分的將士都出身於陝西府。
陝西府的地方兵配合永興軍作戰,也是事半功倍。
商量完了調兵的事宜以後,寇季寫了一道調令,交給了狄青。
狄青拿著調令,到西平府地方兵駐紮的兵馬大營裡宣讀了寇季的命令。
西平府地方兵立馬開拔,趕往了玉門關。
就在西平府地方兵離開陽關的時候。
李迪坐在車轅上,晃晃悠悠的趕到了陽關。
陽關乃是軍事重地。
李迪沒有手令等物,沒辦法直接進入到陽關。
李迪吩咐人向寇季通稟了一聲後。
寇季跨著馬,出現在了陽關門口。
李迪坐在車轅上,笑眯眯的看著寇季。
寇季瞧著李迪那蒼蒼白髮,以及蒼老的面容,心裡嘆了一口氣,道:“看到你,我突然想到了蘇武。”
李迪略微愣了一下,咧嘴笑道:“蘇武是在匈奴人的地方牧羊,老夫是在咱們自己的地方牧羊,區別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