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笑著道:“祖父為何覺得我走在刀刃上。”
寇準冷哼道:“你手下的門人一個比一個厲害,你又位極人臣。你難道不是在刀刃上行走?”
寇季笑道:“祖父多慮了。”
寇準喝道:“老夫沒有多慮。種世衡和朱能覆滅大理,有滅國之功,如今爵列一等公。狄青在大理,也有滅國之功,如今爵列二等公。
他們算是你的人。
你在天聖館內的那些門生,出了天聖館以後,一個個不是留在京城當京官,就是去地方擔任了一州知州。
老夫聽聞,他們到了地方以後,整頓吏治,政績斐然。
下一次吏部評選,他們中間一大部分人都會升官。
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站在我大宋朝的朝堂上。
到時候,你寇季文武兩班兵強馬壯。
可不就是在刀刃上行走?”
寇季聞言,笑著道:“祖父多慮了,您擔心的那些事情不會發生的。”
寇準一臉不信。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再過不久,我就要跟官家做許多天怒人怨的事情。到時候那些個門人還會不會認我,都很難說。
所以祖父您的擔憂是不會發生的。”
“天怒人怨?”
寇準略微一愣,遲疑道:“就像是那個法醫館?”
寇季笑著點點頭。
寇季在仵作們中間一些人出師以後,就成立了法醫館。
法醫館一立,自然引起了人的注意力。
有人仔細探查了一番後,就知道了法醫館具體是做什麼的。
然後將法醫館宣揚了出去。
杏林裡的大夫們知道了此事以後,沒少找到法醫館,跟法醫館裡面的那些隨軍大夫和仵作們較勁。
如今,法醫館裡的隨軍大夫和仵作,已經和杏林中的大夫們鬥出了真火。
互不相容,勢同水火。
寇季作為法醫館的創立者,自然而然被杏林裡的大夫們惦記上。
如今寇季在杏林裡的名聲臭不可聞。
只不過寇季在民間的好名聲太大,杏林裡大夫們傳播的那一點點臭名聲,對寇季沒有多少影響。
寇準之所以知道此事,是因為文昌學館內有醫科。
裡面的一些大夫,為了搬到法醫館,還特地找過寇準,請寇準出面去找寇季說項。
寇準推脫了此事,但也因此知道了寇季在杏林裡壞名聲。
寇準在見到了寇季點頭以後,緩緩點頭道:“那你就跟官家放手去做……”
寇季笑著道:“那姑父調遣入京的事情,就這麼說定了?”
寇準淡然道:“隨你。”
寇季低聲一笑,沒有再多言。
自從王曙被調出汴京城以後,寇準多年沒有問過王曙夫婦半分。
如今時不時的在寇季面前提起此事,分明是有些想王曙夫婦了。
寇季自然要順著他的心意,將王曙夫婦弄回汴京城。
至於那個被慣壞的王遠,就現在外面待著。
什麼時候能成熟,什麼時候能踏踏實實做人,什麼時候再回汴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