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會大大的減少幼童們學習所需要的支出。
此外,朝廷若是能出錢將蒙學推行到大宋全境,那幼童們蒙學的成本還會再降。
到時候學習的人自然就多了,識字的人也就多了。
大興教化,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寇季說的很少,但以趙禎和王曾二人的眼界、身份、地位,他們能想到的更多。
王曾盯著寇季鄭重的問道:“你如何確保朝廷將蒙學設立到全大宋?”
寇季坦言道:“一字交子鋪從成立到現在,一直沒有幫朝廷出過什麼大力。朝廷推行蒙學,就是它出力的時候。
我大宋教化難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錢財的問題。
只要付出足夠的錢財,我們可以讓大宋每一個人讀上書。
蒙學不取分文,也不是什麼難事。”
趙禎和王曾聽到寇季這話,臉色徹底變了。
趙禎緩緩起身,盯著寇季沉聲道:“四哥,天下的幼童,足有千萬。千萬幼童蒙學,所要耗費的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一字交子鋪固然有錢,但那些錢都是別人存進來的,並非是朝廷的錢財。
朝廷縱然用了,回頭也得從國庫支出錢財,彌補到其中。
不然,蒙學還沒有推行出去,一字交子鋪就先完了。
朕並非吝嗇,朕也想讓大宋所有人都讀書識字。
可我大宋現在沒有足夠的錢財。”
寇季盯著趙禎道:“沒有就去搶!我們大宋多的是兵馬,四鄰也多的是錢財。用四鄰的錢財,供養我大宋的幼童讀書足以。
我大宋讀書識字的人越多,興教化的成本就越來越低。
總有一日,我大宋不用四處去劫掠,也能讓我大宋的幼童們讀得起書。”
“搶?!”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
王曾在一旁皺眉道:“打仗會死很多人……”
寇季平靜的盯著王曾道:“我身為樞密使,自然知道打仗會死很多人。但我大宋現在要大興教化,又沒有足夠的錢財,除了搶,還有什麼辦法?
用我大宋數十萬將士的性命,換取十代、百代人讀書識字的資格,難道不划算嗎?
劫掠只是暫時的,但興教化,卻是百年大計。
而且真去劫掠,也不會死那麼多人。
以我大宋現在的兵鋒,天下鮮有人是我們的對手。”
見趙禎和王曾二人沉默不語,寇季就繼續說道:“我們搶來的錢財,不僅能供養我大宋的幼童讀書。那些參與到戰爭中的將士,也會因此獲取大量的錢財。
富貴人家的子弟,不願意去當兵卒。
所以當兵卒的,大多都是貧寒人家的子弟。
貧寒人家也能因此富起來。
河西、興慶府等地,就是最好的例子。
軍中那些貧寒人家的子弟,在中原腹地活不下去,就只能去當兵卒,討一口飯吃。
他們在河西、興慶府等地,分得了百畝、千畝的良田,舉家都脫離了貧寒。”
趙禎聽到此處,不再猶豫,“那就去搶,只要不是禍害我大宋百姓,禍害誰,朕都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