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在位的時候,國庫裡空的能跑耗子。
偏偏先帝不知道節省,居然在丁謂的蠱惑下,東封泰山,西祀汾陰。
一番折騰下來,足足耗費了九百多萬貫的錢財。
折騰到最後,沒有錢給滿朝文武發俸祿,就不得不從封樁庫內支取了一筆錢,給滿朝文武發了俸祿。
呂夷簡、王曾、張知白三人都是經歷過那場鬧劇的。
在他們看來,祭祀絕對是瞎折騰,浪費錢。
有那閒錢,還不如拿來修繕皇宮呢。
趙禎見呂夷簡三人極力反對此事,略微有些躊躇。
他倒不是畏懼呂夷簡三人,而是覺得呂夷簡說的有道理。
國庫裡的錢財倒是不少,可如今大宋地盤大了,花錢的地方也就多了,新收復的西夏疆土,需要營造官道,方便車馬通行,光是這一條,就需要耗費千萬貫的錢財。
疏通河道、加固堤壩,花費的也多。
國庫有錢,也應該用在刀刃上才對。
祭祀……貌似沒多大用處。
寇季見趙禎一臉躊躇,朗聲道:“官家不必為郊祭的花費擔心,臣提出的是依照古禮郊祭,花費不了幾個錢,頂多是讓滿朝文武走幾步路而已。”
趙禎聞言略微一愣。
呂夷簡等人也是一愣。
“古禮嗎?”
趙禎嘀咕了一聲,開口道:“禮部尚書?”
“臣在!”
禮部尚書出班,躬身應答。
趙禎沉吟道:“你給朕說說,依照古禮郊祭的話,該如何做?是不是真如寇愛卿所言,花不了幾個錢?”
禮部尚書猶豫了一下,苦笑道:“回官家,確如寇樞密所言,花費不大。”
禮部尚書說完這話,還有意補充兩句。
卻聽趙禎朗聲道:“既然禮部尚書說了,依照古禮,郊祭花費不大,那就由欽天監看個日子,朕帶著諸位一起去舉行郊祭。”
禮部尚書聽到這話,臉色更苦了,像是吃了黃連似的。
他有一些關鍵的話還沒說,就被趙禎堵回了肚子裡。
呂夷簡等人聽著花費不大,趙禎又拍板做了決定,他們也就不好再繼續反對此事。
寇季見趙禎答應了,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趙禎拍板定下了此事,滿朝文武也就沒有繼續商量的必要。
滿朝文武跟趙禎又商量了一些瑣事,然後散朝了。
散朝以後,寇季被留下了,滿朝文武離開了垂拱殿。
一出垂拱殿的門,呂夷簡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哎……”
王曾一臉茫然的看向了呂夷簡。
王曾身旁的張知白也跟著嘆了一口氣。
“哎……”
王曾一臉愕然的道:“你們兩個怎麼了?為何長吁短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