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
他們二人在商定了此事以後,就知道,他們在兵制中埋下的釘子,肯定會被人發現。
但他們二人並不擔心他們的兵制推行不下去。
一切的兵制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
先將禁軍編排好,穩住四方,穩住整個大宋。
然後再進步推行路、府、州、縣。
一點一點的將兵馬滲透進去。
最後才是分配衙役。
到分配衙役的階段,路、府、州、縣各級衙門的兵馬,都已經設定齊全。
地方豪強若是抵制此事的話,朝廷有足夠的理由,各級兵馬就會加入到其中,鎮壓地方豪強。
迫使地方豪強低頭,接納將士們進入衙門。
地方豪強若是作亂,路一級的安撫司,可以快速的集結境內的兵馬,集結出一支大軍,壓向地方。
可以說,此舉比大宋朝兵制中的一兵三輔,更有利於維護地方安定。
若是路一級的衙門,處理不了地方豪強叛亂的話,還可以就近請調坐鎮在大宋四方的四個永字頭禁軍。
寇季和趙禎二人,將永定、永平、永興、永安四支禁軍,分別安插在了西寧、太原、博州、邕州等地。
起的就是一個兩面馳援的作用。
對內,可以快速的馳援各路,對外可以快速的馳援四方。
對內彈壓,四個永字頭的禁軍,可以快速的會同地方兵馬,集結出一支不小於七萬人的兵馬。
五萬精兵,率領著二萬以上的地方兵,足以快速的彈壓地方民變。
對外,四個永字頭的禁軍,能夠快速的馳援四個鎮字頭的禁軍,以及兩個塞字的禁軍。
無論是馳援宋遼邊陲,北方邊陲,西方邊陲,都能快速的集結出十五萬精兵。
十五萬精兵,足以應付任何一方的敵人來犯。
更重要的是,若是四個鎮字頭的禁軍遠征的話,四個永字頭的禁軍,也能快速的接替它們承擔起戍邊的重任。
總而言之,在兵力部署、兵力分配方面,寇季和趙禎二人可謂是絞盡腦汁,才想出了一個相對健全穩定的兵制。
趙禎和寇季二人絞盡腦汁想出的兵力部署的深意,呂夷簡等人暫時還沒想到那一塊。
他們還在快速的消化寇季所說的話。
寇季並沒有在他們派人去取筆紙的時候,繼續開口。
雖然他心裡有噁心一下呂夷簡等人的想法,但是卻不能付諸於行動。
眼下議論的是國事,不能兒戲。
寇季在他們取來了筆紙以後,才緩緩開口道:“監軍方面,監軍制度予以保留,但是在禁軍中,監軍最多推行到營一級。
地方上可以推行到都一級。
且監軍不再由文官和宦官充任。
官家準備重振武舉,以後軍中的監軍,將由武舉出來的進士充任。
武科中,在武試之餘,也會相應的增添一部分的文試。
監軍由兵部管轄。
取締監軍臨時專斷之權。”
“武職方面,取締繁雜的武職,一切從簡,禁軍除御龍衛外,其餘禁軍主將,授大將軍職,左右兩廂指揮使,改為左右上將軍,十軍頭改為將軍,營正改為校尉,都頭仍舊是都頭……
各路兵馬,設將軍兩人,校尉十人。
各府兵馬,設校尉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