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和王曾也紛紛出聲,勸誡張知白慎重。
張知白什麼身份,參知政事。
有資格聘他為先生的,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官家,另一個就是皇太子。
如今的大宋沒有皇太子,那麼就只有官家一人。
即便是官家請張知白教導,那也得尊為業師。
意思就是傳道授業的先生。
張知白許給寇天賜的是什麼,蒙師。
意思就是啟蒙的先生。
以張知白的身份,給寇天賜擔任蒙師,那以後就沒有人能擔任寇天賜的業師了。
到時候恐怕還需要張知白兼任下去。
張知白收寇天賜入門,必然會言傳身教,負責到底。
寇天賜很有可能會成為張知白的親傳。
親傳的學生,跟普通的學生,大有不同
呂夷簡和王曾皆是過來人,自然知道里面有何不同。
所以他們勸誡張知白慎重。
即便是寇準在此,恐怕也會勸誡一二。
張知白聽到了呂夷簡、王曾、向嫣的話,笑道:“我既然敢開口,自然是下定了決心。所以並不存在反悔的可能,也不會後悔。
寇季雖然不學無術,但卻是聰慧之人。
向嫣從小就有才名,文采也不低。
他們二人的兒子,必然不會是什麼蠢笨之人。
我收他入門,也算是收了一個佳徒。”
呂夷簡沉聲道:“終究還是冒險了……”
張知白哈哈笑道:“老夫只承諾教他三五年。他若是成才,老夫會繼續教下去。他若是不成材,三五年以後,老夫就將他送還給寇季。”
呂夷簡和王曾見張知白主意已定,只能嘆息一聲,沒有再勸阻。
張知白這話說的輕巧,可真的到了那個地步,他能放手?
古人師徒之間的關係,跟後世的大部分師徒之間的關係不同。
古人師徒之間,真的是如同父子。
一旦收入門下,那就會負責到底。
當先生的,不僅會傳授學生知識和做人的道理,還會對學生一生負起責任。
學生的一切,先生都得關心。
學生犯錯,先生還得跟著擔過。
張知白收了寇天賜入門,想逐寇天賜出門,很難。
因為張知白擔任了寇天賜的蒙師,沒人再能擔當寇天賜的業師,是張知白的身份地位引起的,是張知白的責任,所以張知白必須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