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不貪名聲,手段狠辣,又有寇季這等賢臣相助。
宋國必然會在他二人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以前的宋國就很富庶,以後的宋國會更加富庶。
以宋國的財力,他們君臣二人就算是在遼人手裡敗個三五次,也有機會捲土重來。
他們君臣二人還年輕,有的是機會可以捲土重來。
可遼皇耶律隆緒卻已經不再年輕。
遼皇耶律隆緒的餘生,能挫敗宋國兩次,就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遼國好惹,宋國卻不好惹。
李德明之所以贊成夏竦的刺殺計劃,也跟這個有關。
趙禎和寇季這對君臣,活的時間越長,對周遭四鄰的威脅就越大。
宋國一旦打敗了遼國,又豈會容大夏在一旁默默的發展。
秦、漢、唐三朝誕生的千古一帝,用他們的行動向李德明證實了,一旦中原的皇帝坐大,絕對不會容忍周遭還有強敵存在。
但凡是他們觸手可及的地方,必須由他們統治。
即便是他們觸手不及的地方,也得屈服在他們的兵鋒下。
大夏要發展,不僅要開疆拓土,還得想辦法將強敵提前扼殺在搖籃裡。
“我也還年輕!”
李元昊不知道李德明的心思,在聽到了李德明拿寇季和趙禎二人的年紀說事的時候,果斷開口。
李德明聽到這話,哈哈大笑,“不錯……我兒也還年輕,所以我才敢惦記上遼國的疆土。”
李元昊在李德明的大笑聲中,離開了西夏王宮。
李元昊走後,李德明臉上的笑容緩緩斂去。
李德明一個人站在王宮大殿內,低聲自語,“傻兒子,此次寇季不死,我大夏跟宋國必有一戰。寇季此人睚眥必報,我西夏算計了宋國一道,他如今率領著重兵,在我西夏邊陲不斷的圈地,就是在逼迫我大夏主動出兵,跟他一戰。
宋國在我大夏的東南、西南,佈下了數十萬的重兵。
寇季、種世衡、朱能、折家軍,沒一個好對付的。
他們若是一起湧進我大夏,我能不能擋得住,很難說。
擋住了,我大夏就會繼續存活下去。
擋不住了……哎……
讓你提前帶著一部分人離開,也是為了讓你保命。”
李德明能看清楚遼國的形勢、宋國的形勢,又怎麼可能看不出大夏的形勢。
寇季率領著兵馬在大夏邊陲不斷的圈地,目的是什麼,李德明一清二楚。
寇季為何沒有主動挑起戰事,李德明也一清二楚。
也正是因為知道寇季的目的,李德明才會對夏氏父子生出殺意。
普天之下,李德明唯一看不清楚的只有一人。
那就是他最寵愛的兒子李元昊。
因為在每一個父親眼裡,自己最寵愛的兒子,都是最完美的。
……
夏州邊陲。
鐵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