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四個人作證,朕想不相信你是天授之人,都難。
也唯有天授之人,才能在短短數年間,讓我大宋生出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既然不願意說,朕便不問。
朕等你開口。
你若一輩子不說,朕便一輩子不問。”
趙禎的話,緩緩的消散在了殿內。
除了殿內的死物以外,沒有人聽到。
寇季絲毫不知道,他最信賴的祖父寇準,已經將他給賣了。
賣的毫無痕跡。
賣的沒有一點兒風聲。
慶幸的是,寇準告訴趙禎的,只是他自己的猜測,而不是寇季真正的秘密。
不然,寇季真的不知道自己如何在大宋朝立足了。
寇準就算把他當成了親孫子,趙禎就算把他當成了親兄弟,在得知了他是後來人以後,也會果斷的將他拿下,然後逼著他將歷史的程序寫下來。
因為比起親孫子、親兄弟,大宋江山社稷更重要。
只要他們知道了歷史的程序,就能想方設法的規避很多對大宋有害的事情,讓大宋安安穩穩的一代一代傳下去。
此事遠比長生不死,更能引人瘋狂。
畢竟,一些帝王追求長生不死,也是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能夠一代一代安安穩穩的傳下去。
寇季一點兒也不知道,被拘禁的風險,從他身邊擦肩而過。
他回到了府上以後,揣測不安的待了兩天。
生怕趙禎會因為他說趙恆壞話的事情,出手教訓他。
可是等了兩天,也沒有等到趙禎教訓他的旨意。
只等到了趙禎改判賈昌朝改任國子監博士一職的訊息。
寇季得到了這個訊息以後,鬆了一口氣。
趙禎改判賈昌朝,說明他的話,趙禎聽進去了。
賈昌朝此人,也算是北宋的一位名臣,官至參知政事。
是一個十分有學問的人。
我國第一部多音多義的手冊,就是由他主導編撰完成的。
也就是字典的雛形。
此人學問不錯,但是為官比較偏私。
在為官期間,在政務上並沒有太大的建樹,好的壞的都沒有。
倒是在文學上面,頗有建樹。
此人就是寇季在跟趙禎講述的過程中,用作舉例的那個不好治理政務,獨好學問研究的典範。
此人對朝廷而言,可有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