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最近的的日本股市的行情確實是好。
1987年1月份到目前為止,日經指數就如脫韁野馬一發而不可收拾。
日經225指數從18000點漲到了26000點,日經股價指數已經突破20000日元。
日本股票市場的市價總額已經達到28880億美元,佔全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九,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
光是日本NTT公司的股票牌價就高於安聯保險公司、巴斯夫集團、寶馬、戴姆勒、德意志銀行、蒂森鋼鐵集團的牌價總和。
在此期間,日本的資本市場只有一次為期六十幾天,為數為2000點的牛市回撥,然後就是恢復了龍精虎猛的高調上漲。
而對於周防鬱雄來說,尤其幸運的是,他下重注決定拼死一搏的時候,正好買到了位於恢復性上漲的小坑位裡。
才過了一天,大盤就以高達百分之三幅度的指數急速上衝。
不過短短几天,日經指數就完全收復了前期的失地,放量創造了指數新高。
所有的股票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
在某些交易日裡,似乎只有“漲跌停限制”才能夠限制某些股票上漲的力量。
可以說,在這樣的市場裡,你買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與到其中。
至於周防鬱雄,當然是最幸運的人。
他這一次全倉下注,幾乎沒有感受到任何風險和被股價折磨的痛苦,就享受到了股票資產鉅額增長的甜頭,而且跑贏了大盤指數足足兩倍。
他怎麼可能不痴迷,不陷入虛妄的自大?
還不光他一人如此,這個時候,幾乎參與日本資本市場的人都是這麼想的。
整個20世紀80年代,由於日本人擁有了最高的生活質量和最長的預期壽命,日本似乎變成了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社會。
同時,日本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人均GDP在此時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甚至由於機器人在日本的使用,許多美國人擔心自己的勞動力過時落伍。
日本似乎變成了一個完美無瑕的現實理想國,日本公司成為了一個流行的術語,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考察代表企圖尋找日本成功的秘密。
這時,日本人的自信已遠超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人。
而這些自信心則在日本的樓市和股市裡得到了現實的印證。
哪怕你是個普通的工人,或者服務員,只要是日本人,投資了股票,哪怕沒加融資槓桿,即使是隨即選的股票,這一年來也可以輕易獲得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收益。
這怎麼不讓人瘋狂?
所以就因為日經股指又創造了新高,日本人就又開始對未來飽含期待,在交易所大廳開香檳暢飲,大肆慶祝起來。
很多參與資本投機的大炒家都認為,這場遊戲最美妙之處,就是市場有著無限上漲的可能性。而同時隨處氾濫的充裕資金又保證了市場不會下跌。
正如金融專家所指出的那樣,日本國內諸多銀行手裡大批次的資金著急放貸不出去。
而且即使放出去了,因為匯率的原因,很難投入到實體制造中去。
如今還有什麼比炒地炒股更賺錢的專案呢?
這些資金的去處彷彿是確定性的,別無選擇。
而這種觀點自然讓本來就已經夠熱的證券投機在最近顯得越發瘋狂。
以至於,許多政府機構在股票交易時間變得空空蕩蕩,甚至有些冷衙門在交易時間直接停止服務,只有交易時間結束後,這些公務員們才會陸續回到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