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是在“降價!降價!”的喧鬧聲中到來。
國家送給全國人民的新年大禮包,是全國化纖品價格大降。
好多人都不信真有這等好事。
可問題是所有的商店都是明碼標價這麼寫的,眼見為實啊。
這可真是新鮮透頂了!
像建國這麼多年,從來只聽說過漲價的,有誰聽說過還有降價的時候?
於是乎,搶購就這麼開始了!
人們都擔心這會不會是曇花一現,大家都竭盡所能,搶著將鈔票換來花花綠綠的化纖布。
除了留出買憑票供應年貨的錢,那是能買多少買多少。
甚至就連憋著買家電的家庭,都有許多人從攢夠的儲蓄中,拿出了一部分錢去買化纖布。
一時間,連銀行都人滿為患,取錢的人多極了。
不用問,這起熱鬧扇兒衚衕2號院自然也不會落空。
哪怕是寧衛民怕大家隨大流兒,喪失理智,一個勁地跟大家喊話,“別買!別買!”
他還託付了康術德和羅廣亮,也幫忙勸著,可大家依然買了許多。
不為別的,關鍵是一看見別人買,就控制不住自己個兒啊。
就好像錯過了這個“便宜”不佔,就是犯罪一樣。
好在這一年來幫寧衛民賣著衣裳,羅家和邊家覺著大人總不會缺少穿的,買的都是嬰兒用品。
比如膨體紗小襪子等降價東西,多少還能用上點。
但米嬸兒可就真的很過分了。
她不但偷偷存留了不少寧衛民拜託她外銷的化纖處理品,不肯賣了。
而且還專從“瑞蚨祥”弄回來好幾匹化纖布往家搬。
這一路上,遇見的熟人但凡是一問她。
“您怎麼買這麼多布啊?幹嗎用呀?”
她一準兒鼻子眼朝天,得意洋洋地回答。
“嗎也不幹,我存著。”
最絕的是,那後面用排子車幫她拉布的車伕還幫腔呢。
“今天我可是第三次往人家裡拉布了,跟別人比,這位還不是買得最多的。”
然而這樣的話,對於一個商業系統的老人兒,自詡為權威的米嬸兒,卻又起了激將法一樣的反效果啊。
米嬸兒可沒沒當好話聽,以為車伕看不起她。
冷冷一哼,就跟著甩出一句片兒湯話來。
“小子,你這話說早了點兒。吃完中午飯我還去買呢,這只是我第一撥兒。”
好嘛,瞧瞧吧,半大老太太的人了,還跟個拉排子車的較真兒呢。
何況再大的便宜也不能佔起來沒夠啊,那不擎等著後悔嘛。
不過,無論扇兒衚衕這邊是怎麼鬧鬨,米嬸兒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明白過來。
寧衛民是統統顧不上了。
不為別的,化纖品的價格變動,他所承受的壓力才是最大的啊。
誰讓他接了服裝廠不少老底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