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訊息靈通的他,提前一個禮拜,就從那些服裝廠關係戶的口中就知道了這個訊息。
也幸虧他反應迅速,動手極快,趕在國家前就開始了全力降價拋售。
最終到了國家正式降價的時候,他手裡的化纖品已經賣了七七八八了。
非但沒砸手裡,算總賬可能還略有微利。
而且這場虛驚也不是白受的。
雖說化纖品是降了價,可棉布是會反向漲起來的。
如今寧衛民剩下的貨不但全是棉布。
他還趁著價格沒變動,又跟服裝廠補了不少棉布製品。
等於裡外裡還是個賺,就是多費了道手而已。
由此可知,在商場上,人脈和朋友有多麼的重要。
沒人幫助,也許差那麼一步就能造成如同船毀人亡一般的重大虧損。
哪怕你是穿越者,也不可能躲過所有商海里潛藏的暗礁和風浪。
人脈就是就是生意人的金鐘罩和情報網,關鍵時候可管大用了。
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寧衛民哪怕平日裡,也相當在意對人脈的培養,對友情的維護。
比如說,對於喬萬林這個在重文門旅館結識的朋友。
哪怕是自己已經離開了重文門旅館,哪怕喬萬林進入了區服務局工作,他們兩人已經沒有了直接利益牽連。
但一直以來,寧衛民還是十分努力與之長期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隔不了多久,他總會主動找喬萬林一起吃頓飯,或許是一起喝喝茶。
要麼是坐在一起,和喬萬林共同回憶一下從前他們做同事的歲月,那些值得緬懷的舊日交情和趣事。
要麼就是談談兩個人的事業和生活,說說對社會和國家未來的看法等等。
而且寧衛民絕對不會開口去求喬萬林為自己辦事。
他也絕對不會強求喬萬林收受自己贈送的貴重禮物。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對人情世故爛熟於心的寧衛民非常看重喬萬林的親屬在服務局的底子。
而且也相當看好喬萬林這個人的能力,深信對方的前程和能量還遠不止於此。
寧衛民在耐心地等待著喬萬林厚積薄發的日子,等待對方像真正的黃金一樣閃光的時候。
另外,寧衛民也懂得想求人就不能臨時抱佛腳的道理。
知道如果事到臨頭才求去人,等到別人飛黃騰達再來攀附。
那未免太著痕跡,顯得市儈,反倒惹人生厭。
所以在他的眼裡,可以說是實實在在把喬萬林當成自己日後商業發展中的重要根基的。
說白一點,這就像在銀行裡儲蓄金錢一樣,他在放長線,釣大魚,提前做感情投資。
除非遇到極為特殊的、重要的情況,這個夥伴關係,他是不會輕易動用的。
然而當把化纖布降價這件事忙和過去之後。
寧衛民卻迫不及待的把喬萬林約到他的菸酒店來做客。
而且還有違常態,竟然第一次主動開口向喬萬林提要求了。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最近從齋宮藝術展受觀眾追捧的現象裡,突然靈光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