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上推到人類生產工藝沒有依賴半自動化機械的時候,那時製作一顆天珠是很大的工程,所以那個時期的天珠價值較高,天下無雙,而且具備學術性。
我這顆天珠就是千年以上的,所以如果小哥你要買下來的話,可是價值不菲啊。”
王麻子並未直接說價,而是先給張天元打了預防針,讓他知道這天珠不便宜。
“王老闆不必拐彎抹角,咱們都是懂行的人,你就說這東西多少錢吧,只要價格合適,我是不會拒絕付錢的。”
張天元是肯定要買下這顆千年的蓮花天珠的,畢竟這東西對他而言不僅僅是古董古玩那麼簡單,還能夠提升他的地氣水平,他自然一定要買。
“好吧,既然小哥問起來了,我也不瞞你,這顆千年蓮花天珠估價是兩億人民幣,我不會給你多要,畢竟眼下我是需要錢的,大部分人不可能拿這個價錢來購買。”
王麻子想了想道:“這樣吧,你給一千萬美金,東西就可以給你了。”
“太貴了,五百萬美金我就買。”
不是說這東西不值一千萬美金。
而是因為他相信在美國很少有人會直接出一千萬美金買這個的。
別說他趁火打劫,這就是生意。
他不會強迫對方賣給他。
“少了點。”
王麻子搖了搖頭道。
“王老闆,你是聰明人,應該明白,能夠一下子拿出五百萬美金買你一個天珠的,那可是很少的,如果你打算賣的話,就不要猶豫了,一旦錯過了這次買賣,或許我就不會出那麼多錢了。”
張天元直接說道:“對你來說,錢是必須的,對我來說,天珠卻不是必須品,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說話間,他直接放下了那串天珠,而是拿起了另外一樣物件。
這是個筷筒。
不過是瓷質的。
對外國人來說,這樣的東西可能會非常陌生,但對中國人來說,這東西卻很常見。
古時候,人們喜歡將一些美好的願望寄託在器物之上,尤其是臉盆、茶杯、水壺、妝鏡等朝夕相處的日常生活器具,更是被以紋飾、繪畫、文字等賦予種種幸福吉祥的寓意。
根據張天元的判斷,這個瓷筷筒應該是民國時候的東西,不過造詣很高。
算是一件充滿著美好寓意的生活器具。
這件瓷筷筒呈圓筒狀,上粗下細。
目測口徑11厘米、高19.5厘米、底徑9.5厘米。
口沿平整光潔,頸部一圈凸起,飾連枝紋,下方飾一圈迴文。
筒身白地青花,髮色清幽,遍繪雲紋、弦紋及花卉紋飾。
筒身一側空白處,自上而下寫有“添丁進糧”四字,筆畫簡練,看似隨手草草而書,實則濃淡相宜,加上字形碩大誇張佈滿筷筒一面,突出了筷筒主題。
以文字作為紋飾裝飾陶瓷器,在我國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如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畫符號,許多學者已研究為我國文字之始祖。
到了唐朝,長沙窯開創用詩文裝飾陶瓷之始,以後歷朝燒製的陶瓷器物上都有文字的出現。
筷筒內施白釉,磨砂圈足。
筒身一側肩頸部有不在水平線上的兩個圓形穿孔,一上一下,為繫繩懸掛筷筒之用。
筒底一側有一橢圓形孔洞,為窯工燒製時特意而為,是為了便於洗乾淨的筷子瀝乾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