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明清的貨幣 (第1/3頁)

首先,明朝建立時,法幣是什麼?

答案是寶鈔和銅幣。

寶鈔這種紙幣,成為法幣地位大概是在金朝、南宋時期。

唐代固然有類似紙幣的東西,比如各藩鎮商人在長安賣完貨後,從進奏院那領個憑證,回本鎮後兌換銅幣,其實部分承擔了紙幣的職能,大背景是當時各藩鎮禁止銅錢出境。

北宋西南的四川,因為貴金屬的匱乏,一度出現了交子,也是一種類似紙幣的存在。

但這兩種貨幣,都不是唐代或宋代政府發行的法幣,這倆的法幣都只有一種:銅幣。

金代、南宋開風氣之先河,政府發行紙鈔。

貞元二年(1154),“戶部尚書蔡松年復鈔引法,遂制交鈔,與錢並用。”——金朝。

金國的紙幣叫“交鈔”,有10貫、5貫、3貫、2貫、1貫、700文、500文、300文、200文、100文10種面值——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發行“700文”這種奇怪的面值,讓我想起了某個假幣笑話……

那麼,金國發行的紙鈔有錨定物嗎?

一開始是有的。

當時規定,紙鈔可以兌換銅錢。兌換時收取一定費用,大概是1貫收15文。

有錨定物,紙幣幣值才能堅挺,不然就是廁紙,必然崩潰。

南宋高宗紹興三十年(1161),官府考察了四川交子的情況,決定發行紙幣“會子”,面值3貫、2貫、1貫,後來又增發500文、300文、200文兩種。

南宋會子的錨定物是什麼?一開始宋高宗撥了200萬貫銅錢做準備金,後來發行量上來了,陸續追加了幾次準備金(金銀、銅錢)。

這點錢當然是不夠的,事實上他們也沒打算有多少準備金就發行多少紙鈔,發行紙鈔的直接原因就是解決軍費。

到南宋末年,市面上已經有6億多貫會子在流通,造成了惡性通貨膨脹。

蒙古人來後,繼續用紙鈔。

為了維護紙鈔面值,他們吸取了金、宋的教訓,全面禁止金銀銅的流通、交易,徵稅時也收紙鈔,這多多少少有點效果。

但架不住濫發啊,最後還是成了廢紙,堅持的時間還不如金國、南宋。

明朝建立後,也發行紙鈔,曰“寶鈔”。

如果說金朝、南宋一開始還有點良心,假惺惺給紙鈔錨定物的話,那麼元代、明代的紙鈔就很“神奇”了,沒有任何錨定物,想印多少印多少。

給官員發工資用紙鈔,政府採購用紙鈔……且沒有多少回收制度。

結果就是元代紙鈔破產,明代紙鈔破產。

這裡要為金國、南宋紙鈔說兩句“公道話”,這兩朝曾經多次努力挽回紙鈔信用,包括回收、抵稅等等,可見他們是有經濟概念的。

但元朝沒有做過多少努力,或者說努力程度不夠,我姑且認為蒙古人不懂。

明朝是漢人王朝,按理說應該懂,但給我的感覺,他們和蒙古人差不多。

金融制度全盤照抄,甚至比元朝還不在乎紙鈔貶值,沒做任何努力,朱元璋還沒死,寶鈔幾乎就成廁紙了,堅持的時間比元朝還短。

按理來說,這是會極大損害明朝國力和政府信譽的,但他們就是這麼做了,我推翻了所有可能性後,只能認為——明朝人也不懂,他們就是機械照抄蒙古人,而不知其中危害。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