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木匠皇帝不好?木匠皇帝雖然文盲,但很懂得與部下以心換心。
無論是魏忠賢還是秦良玉,無論好人還是壞人,他都心中清楚。
哪怕臨死前也囑咐弟弟朱由檢,告訴他魏忠賢雖然缺點很多,但要想穩坐廟堂,就要用好魏忠賢這樣的人,因為這個人特別能幹事情。
廉吏不等於能吏,魏忠賢很貪婪,但是他特別有能力。
唯一遺憾的,大概便是熊廷弼死在天啟帝登基之後,遼東淪陷之時吧。
可天啟帝登基後,魏忠賢便是閹黨的帶頭大哥,天生便是和東林黨水火不容,熊廷弼其實是楚黨,並非真正的東林黨,然則他與東林黨關係密切,與所謂東林六君子稱兄道弟,魏忠賢自然十分想要弄死他,而且熊廷弼二次出關入遼,便趕上遼東糜爛,全軍大潰敗的死局。
還什麼遼東,金軍已經打到遼西走廊了,況且熊廷弼當時在遼東軍中根本就是被架空了的存在,說話都不當放屁。
可遼東丟得就剩下一座城廣寧城的時候,人家又問他腫麼辦?
腫麼辦你問我?我才剛下飛機好嗎!
又錯在有些小脾氣的他,第一個被人家聽信了的決定竟然是舉全體遼東軍民入關,暫時放棄整個關外。
雖說是暫時的,是用來避免遭受屠殺的權宜之計,您總不能一座城池裝不下這麼多的軍民,還非要留在野外伸脖子等著金兵亂砍亂伐吧?
可這便是他的死罪了。
按說以天啟皇帝的好脾氣,不會擅殺大將。
可魏忠賢雖然能幹,還更能給天啟皇帝撓癢癢。
每當他要促成一件事,又覺著天啟皇帝肯定不會答應的時候,便等啊等。
專等皇帝技癢了,開始‘吭哧吭哧’低頭做木匠活的時候,嘿嘿,他便硬要去稟報這件事兒。
稟報的時候還蘑菇著就是不說重點,偏要唾沫橫飛東拉西扯一大通。
然後天啟皇帝被他絮叨的不厭其煩了,無奈了,便是一甩袖子就說:不管啥事兒,你都自己回去看著辦吧,也沒看到朕有多忙,趕緊回去,別耽誤朕打傢俱。
某部尚書七十歲得子,你說多不容易?
這麼大的喜事朕的弄一悠悠床送他表示表示。”
於是乎,皇帝正給某部尚書的兒子做悠悠床呢,魏忠賢就把熊廷弼給殺了。
許多他想辦又怕朱由校不答應的事情都是被木匠皇帝這麼答應下來的。
讓熊廷弼活脫脫蹲了五年大牢,最後殺了熊廷弼,折斷了東林黨的一大幹將,卻也折斷了大明的羽翼。
雖然魏忠賢有這樣那樣的錯誤,可真正說起來,他的一生當中,除了挽起袖子和東林黨火力全開以外,許多事情雖然做的未必最好,卻也絕不是最差。
雖然殺了外戰專家熊廷弼,可至少天啟年間,大明沒有出現內亂,沒有流民四起。
再說秦良玉帶領獨子祥驎公小馬超,並麾下五百親兵出了榆關,星夜兼程,人歇馬不歇直奔兩遼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