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沒錢,學著元朝的辦法炮製著提前收稅的鬧劇,中戶們大抵都已把當年的田稅交過了,便是捨不得自己土地裡的收成才寧願冒著被清兵抓住的風險也不肯逃難的,沒了收成,他們的日子同樣也就沒了盼頭。
這些中戶或許是最勢利的一群,他們仰望富貴,不肯淪落為下賤,他們寧願冒險也不願意失去僅有的財產和一點可憐的尊嚴和期盼。
富戶在戰亂將臨之時,則是多會選擇收拾細軟逃難去的。
戰亂過後,哪怕家園被佔了,清兵也不會像交戰時那樣繼續濫殺了,到了那個時候,他們還可以回來的。
唯有中戶還能把土地當做全家生活的保障,生死關頭,富戶可以不在乎一兩季的收成,而窮人也可以直接卷個鋪蓋打個包袱走人,甚至是直接選擇上山去做流寇,這也是明末為什麼起義軍越剿越多的原因。
有的農民因交不起稅,棄耕變成流民,有的則是被起義軍搶光了家產,沒了過冬的糧食,迫不得已被裹挾著去造反。
明軍戰鬥力固然比起義軍強悍的多,例如戚家軍和川軍,還有九邊的邊軍更是威震遐邇,在剿滅起義軍的時候也都立下了無數戰功。
奈何流民多得數也數不清,起義軍便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歷史上的陳勝,吳廣、黃巾軍、黃巢,這些秦、漢、唐年間的農民起義雖然造成了王朝的最終崩潰,而起義本身卻最終能被平定。
但是元末和明末的農民起義卻形成了燎原之勢,絞不滅,殺不絕,最後把整個國廈掏空,讓得江山易手。
天浪該怎麼辦,如何能不讓流民繼續變成流寇,這是他來到大明後便一直在想的問題之一。
他想過大明亡覆的癥結究竟在哪裡,若想中興大明,不把癥結找到並根治,是根本不可能的。
建立一個王朝憑的不是你從現代開來一輛坦克或是一艘航母就可以辦到,民心不服,統治者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哪怕你是銅筋鐵骨,百姓的滔天怒火也可以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天浪來到柳州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這些考慮,弱想讓大明長治久安,就必須下猛藥,用重典。
大明不是前漢,同樣分封諸王,漢高祖開基立國之時,全國登記在冊的人口才四百萬,當然那時有許多逃戶,饒是如此,合併算起來卻也不足明初洪武時期六千五百萬總人口的兩成。
前漢經過兩百年的發展,人口峰值也只打到了六千萬,不過就是明初的規模而已。
而明末萬曆年間,人口據研究統計已經打到了一億三千萬至兩億之間。
吃飯的嘴越來越多,可活路卻越來越少,崇禎受東林黨蠱惑,把江南士紳要繳的監稅轉嫁百姓頭上,三餉壓得窮苦人喘不過氣,老百姓如何不反?
前漢,也就是西漢,發展了二百年,農民和統治者的土地矛盾同明末相比根本不在同一量級。
所以光武帝可以中興後漢,而天浪想要中興大明則非常之難。
好在明末的那些蛀蟲碩鼠大多也隨著起義軍的報復和王朝的毀滅而毀滅了。
而今天浪要想解決土地問題,阻力是有,但絕不比文治第一的孝宗弘治皇帝面臨的困難更大。
聽有人說孝宗皇帝就是動了勳貴這方面的乳酪而被暗害而死的,加之他的兒子武宗皇帝的死因也很蹊蹺,不過這問題只能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