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的確想多了。
蒙驁不可能接下巴蜀這個爛攤子。
蒙驁的主要目標魏國。
平定了漢中、武都之亂後,蒙驁沒有親自駐守,而是隻留下一萬銳士協助守衛南鄭——大行道一線,他則親率兩萬銳士返回咸陽。
咸陽,已經給他準備好了另外的十萬銳士和二十萬精銳。
這十萬銳士偽裝成普通精銳,二十萬精銳則偽裝成輔軍,在蒙驁到達後,交由蒙驁率領,以支援王齕為名,於四月下旬出關,出關之後卻沒有南下,而是直驅魏國的卷。
卷位於魏長城內,是魏長城內直面秦國的第一處重鎮。
在十年前,也就是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的時候,為了抵禦秦國的進攻,魏國依託地形山勢修建了一座新的魏長城。
新的魏長城北接黃河,由今原陽縣(當時黃河在此北流過)經鄭州東部,向西南過滎陽、鞏義到新密,幾乎囊括了全部和秦接壤的地帶。
新的魏長城在地形上,橫穿了沿途地勢險要的山谷;在構造上,則以堅固的青石、磚塊為主,堅固無比。
這座長城,是魏國最重要的心理安慰之一。
在魏長城東側,從北向南,分別有著重鎮卷、安城、陽武、酸棗、中陽等。
至於魏長城的作用嘛,懂的都懂。
董璜的評價是不如馬奇諾。
兩年前秦軍攻魏,魏長城並沒有發揮出多少作用,要不是信陵君回魏,領五國之師對抗秦國,魏國說不定已經亡了。
說到底,魏長城最大的作用,也就是阻擋秦軍翻山越嶺進行偷襲,並提供警示罷了。平原地區的魏長城,其實就是一個笑話。
卷地的魏長城,其實是最好突破的。
發動突然進攻的蒙驁指揮秦軍勢如破竹,殺入魏長城內,企圖包圍卷。
結果三萬前鋒部隊被魏武卒埋伏,損失慘重,有超過五千的秦銳士陣亡!
突如其來的當頭一棒,直接把蒙驁打蒙了。
蒙驁完全沒有想到魏國不僅早有準備,竟然還敢主動出擊。
情報是怎麼洩露的?魏國怎麼知道我要攻卷?
此時,坐鎮羅網的徐庶笑而不語。
韋爵爺,又是我出賣了你!
原來,徐庶早已經偷偷將秦國可能假道伐虢偷襲魏國的訊息傳遞給了與魏國干城魏庸密切合作的百鳥,百鳥又把情報傳遞給了魏庸。
在魏國大將軍段幹崇戰死、信陵君被刺殺的當下,魏國最拿得出手的人才竟然只有魏庸。
魏庸現在已經成了魏國的大將軍。
當然了,事實上魏國還有尉繚子等人才,但眾所周知,魏國最擅長的是給別的國家尤其是秦國培養輸送最優秀的人才,好讓他們來打自己,至於本國自用的人才……
總之,尉繚在魏國並不被看重。
而尉繚也有些看不上魏國。
尉繚和張良是兩個極端。
歷史上的張良因為家族五世相韓,所以在秦國滅掉韓國後,矢志復仇,甚至去刺殺秦始皇;而尉繚雖然至少他的父親和爺爺都在魏國擔任國尉,掌管軍事,也是有數的高官,算得上是世受國恩,本來也可以長大後繼承國尉的家業,但是尉繚卻腦生反骨。
歷史上的尉繚大概會在十年後入秦,成為秦國國尉,參與了秦始皇滅六國戰爭的總體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