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皇帝很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一個帝王想要在歷史上青史留名,多是兩個方面突出。
一是疆土擴大。
一是有大的民生問題被解決。
先皇在時,國土並沒有增加什麼。
但餘穎的出現,讓糧食產量大量提高。
先帝心裡那個美,要不是為了社稷著想,他都有心把餘穎晉升為郡主。
但想到下面的兒子有可能難辦,就一直壓著。
先皇覺得,等著後來的帝王賞賜就好。
在這個過程中,皇帝才算是知道這位奇女子。
唐王一家人後來跟著去了南方,皇帝心裡是很滿意。
因為這位兄長看樣子是絕對放棄皇位,他真的是很放心。
後來等到他登基,還是沒有見過海氏。
這位就沒有打算進京。
不進京也好。
皇帝很滿意這位不喜歡摻合政事。
原來他以為這位只是會種地、培養人才。
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這位還有滅匪的能力。
其實他早就應該想到的,能培養出來這麼多有用之才的人,絕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
到如今,皇帝心裡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個女人。
她的才幹不次於男子。
而她本人,又不喜歡大肆吹噓。
不過從她所做過的事情來看,她不喜歡找事。
但絕對也不怕事。
一旦遇到想要弄死她的,絕對會反擊。
另外,傳旨的內侍還把船上的漁民說過話告知皇帝。
據漁民說,這位郡主應該和海神娘娘關係不錯,還有魚做護衛。
皇帝在腦子裡琢磨一番,得出一個結論:還是不要招惹這位為上。
對於海瀾兄妹,也是不能當成槍使,他們的娘絕對會看出來。
那就是在找事。
嗯嗯。
就是這樣。
看了一會字後,他才關注了整個奏摺。
知道整個情況,餘穎把剩餘的海盜統統宰了,把強盜搶回來的東西都運回來。
跟著餘穎說,有些能歸還的也還給受害者。
無法歸還的,被餘穎打算分成幾份,一一做了稟告。
此刻的皇帝從心裡再一次感覺驚訝,這位新任郡主真的是相當給力。
在奏摺上,給予了皇帝應有的尊重,真的是面面俱到,令皇帝不由的想到了海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