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堪很清楚,兩萬多人要撤離,不能一起撤,需要留下一部分人堅守。
否則,明軍會迅速佔領右側陣地,並從後方包抄,那將極其危險。
所以不但要留人堅守,留下的兵力還不能太少,不然根本擋不住明軍的進攻。
尼堪估算了一下,準備留下八千人,然後率領剩下一萬六千人先行轉移。
尼堪的動作自然無法瞞過天上的熱氣球,沈浪第一時間便知曉建虜要跑。
他立即致電勇衛營參將劉大虎,下令道:“可以行動了。”
“是。”劉大虎立即應令。
與此同時,天上的熱氣球開始轉換轟炸位置,向前飛了兩裡多的距離。
因為建虜要從右側陣地轉移到左側,就要經過這一片區域。
尼堪和多爾袞都知道不可能一帆風順,挨炸是必然的,但這總比留下來被明軍分割消滅要好很多。
沈浪這邊也沒有閒著,迅速投入一萬五千多援軍,並命令同時向左前方再發起進攻。
原因很簡單,右側陣地的建虜哪怕突破了正前方的區域,也要經過左前方這一帶。
若是不想讓轉移行動功虧一簣,建虜就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先守住這裡。
而這片區域,已經是建虜陣地的側後,之前在構建防禦時,由於時間和精力等各方面原因,多爾袞自然把防守的重點都放在了正面。
現在,己方突然來了個黑虎掏心,兇猛的突進到了建虜陣地一側的腹地,再差不到三里就可以將其右側陣地給切割下來。
若不想兩萬多兵力被吃掉,多爾袞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予以救援。
而想要更多的消耗建虜的實力,沈浪自然不會讓多爾袞輕易得逞,反而可以利用多爾袞急於救援的心理。
於是,在這一片不大的區域內,沈浪迅速的開闢第二戰場,對建虜陣地稍顯薄弱的地方進行牽制,以消耗他們更多的兵力。
這個戰術並非沈浪腦子一熱臨時想出來的,而是參謀司之前就制定好的。
畢竟,這場戰鬥一開始就是以決戰為目標的,所以參謀司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只要不出現大的突發情況,戰術基本上不會有多大的變動,沈浪只需要根據既定的戰術施行就可以了。
不像現在的多爾袞,沒有詳細的作戰計劃,對明軍的手段和戰術也缺乏足夠的瞭解。
所以明軍的每一次進攻,都需要臨時制定戰術應對,拆東牆補西牆,非常的被動。
其實,多爾袞並非沒有戰術眼光,在明軍直插腹地,並無法有效遏制時,他便擔心明軍可能會對側後發起攻擊。
正因如此,他之前明知明軍背後有陷阱的可能性不小,但還是不甘心的冒險嘗試了一番。
現在,已經退無可退,就算不為了策應尼堪,這裡也要儘可能的守住。
否則側後被明軍佔領,那麻煩就大了,而且很多物資還藏在這裡呢。
這是一個重任,比尼堪擔負的責任更大,所以多爾袞直接將多鐸給調了過來。
可是,多鐸剛抵達,兄弟倆就得到一個極其不好的訊息。
“報攝政王殿下,有一支明軍出現在咱們背後了,兵力至少兩萬以上。”
所謂的背後,就是朝向三岔河西岸的方向。
“怎麼可能?”多爾袞很是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