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蟻賊小說免費閱讀 >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7 祠亭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7 祠亭 (第2/4頁)

推薦閱讀: 大唐里正

“正氣祠”,則是專門錄選為官本地而有名望、清正廉潔的官員。

“貪亭”,則便立在“正氣祠”的外邊。在亭中豎立“戒碑”兩塊,前邊的一塊,刻本地人為官而貪腐者的姓名,並及家住何處,祖宗何人。後邊一塊,刻為官本地而貪腐者的姓名,並及家住何處,祖宗何人。

姚好古在條呈中寫道:“世有秦檜,而與之同姓者恥之,與之同名者羞之。世有岳飛,而與之同姓者榮之,與之同名者喜之。這是為什麼呢?人性的善惡臣雖不知,但自從有了聖人的教化,人便有了向善之心。所以,尊重忠良、痛恨奸賊,此亦人之常情。彰顯忠良的名字,以美耀之;勒刻奸賊的名字,以羞恥之。顯一方之良,鋤一方之莠。

“如此,讀書人的明廉恥,便可行矣!”

又請鄧舍,每過若干年,便將各地“鄉賢祠”、“正氣祠”以及“貪亭”中凡所錄有的人名,集合在一處,刊行成書,發給天下。教天下人都知道,某地有清官某某一人,某地有貪官某某一個。以此,更好地起到用這兩祠一亭來澄清吏治、重塑士風的作用。

他還給“貪亭”想了一副對聯,上聯寫道:“前而有古人,後則有來者,千百年關係名節,豈敢不約束以正氣?”下聯寫道:“既蒙羞祖宗,又羞恥子孫,三兩回輾轉思量,儘管且放縱以恣睢!”橫批:“頭頂三尺”。

頭頂三尺有神明。千秋萬載有公斷。

這“鄉賢祠”之類,各地本來都是有的,原本就是有“敦風俗”的作用。只是,往往除了本地人,外地人對異地的“鄉賢”多有所不知。甚至,有些本地人也對本地的鄉賢沒有多少的聽聞。更不必說,姚好古還又提議專立“貪亭”。異地為官做貪官的倒也罷了,本地人為官做了貪官的,把名字銘刻出來,有蒙羞鄉里之嫌。所以,各地多是沒有“貪亭”的。

姚好古一個提議刊行凡列入祠、亭的人物姓名,一個提議專建一個“貪亭”。其出發點,便是想使得這些祠廟的作用能得到更加徹底地發揮,使其之影響能得到更大的擴充套件。既做到了光耀了忠良,又起到了懲既往而儆效尤的作用。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尤其姚好古提議立“貪亭”的辦法,可稱絕妙。人都有鄉里之情,羅國器不就曾對遷徙山東豪族而感到不忍麼?在各地立個“貪亭”,上邊刻寫,本鄉出貪官某人,再刊行天下。一來,使得貪官的族人在本鄉人面前抬不起頭;二來,也可以使得本鄉的讀書人感到羞恥。如果天下都傳言:某地盛出貪官。太沒面子了。再有入仕的讀書人,也許就會因此而時刻存有為家鄉除去羞辱、顯耀榮光的念頭,並時刻立志,要當清廉了。

這一條,是從民間地方下手。

群臣對姚好古的此議,完全贊成。

三個辦法,囊括了三個大的方面。鄧舍是前天得到的這份條呈,先與洪繼勳等人反覆討論,都覺得可行,這才又在今天的朝堂議會上拿出來,交給群臣議論的。此時,見諸臣基本都是支援的態度。他心懷大暢,振袖起身,望了望堂外的雨天,再又顧盼群臣,充滿豪情地說道:“姚先生此三策,首策在我。欲行此三策,首先也需我以身作則。

“諸位,請你們看著,我定然會在近日內,便盡去蒙元弊政!絕不會以小故而責大臣!……,日後,你們如果哪天上朝會來遲到了,也不必再擔憂會挨板子。”蒙元的制度,遲到也要會被受到笞責,吃竹筍夾肉的。其實,鄧捨本來就沒做過這種事兒,群臣皆知他在說笑,看他心情不錯,都是陪著哈哈一笑。鄧舍又感慨萬千,接著說道:“世風日下,何為世風日下?其責不在百姓,而在當朝的袞袞諸公!上樑不正,下樑歪。

“諸位,我既願以身作則,也希望你們都能時刻牢記讀書人的風骨,為天下讀書人做個表率,不要令我失望!”

諸臣皆跪拜,齊聲說道:“謹尊諸公令旨!臣等必時刻牢記聖人的教導,時刻警惕己身,絕不會令主公失望。”

鄧舍十分欣慰,笑道:“諸位請起。”

他又露出神往的神色,手按案几,慷慨地說道:“前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遂得三百年錦繡風流。我雖不才,沒有多少的能力與德行,但是卻也早就非常仰慕前朝的風範,願意堅決地遵行之。諸位,我也知‘重塑士風’不是一朝一夕之力,並非短日內就可獲得成效的。你們之中,年輕的,今年不過二十多歲;年老的,也至多四旬、五旬。‘三年一代。’我願用十代之力,來行此事!三十年後,請諸公與我,一同再去看天下風氣如何!諸公,咱們君臣合力,上下齊心,這世上又有何事不可為之?

“宋儒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此我之志也。諸公,你們的志向是什麼呢?”

一番話,說的群臣也是心懷激盪。包括洪繼勳在內,都是覺得熱血沸騰。在這世界上,還有什麼能比倡聖人之道,重塑天下之風氣,並因此而再度彰顯出華夏的榮光更有意義?更值得人前仆後繼,雖路漫漫其修遠兮,而仍然百折不回地去做呢?群臣皆高聲道:“主公之志,即臣等之志。臣等雖然也才疏學淺,但是卻也願發宏誓,追隨主公,襄贊鴻業!”

“好!好!”

鄧舍示意群臣歸列,他也重新入座,忽然問道:“諸公,我海東才頒行了軍銜制,這件事,你們都是知道的。但是,你們可是否明白,我為何分別以‘上士’、‘中士’、‘下士’之名來做‘低銜’三級的名字麼?”

洪繼勳等自然知道的,沒有參與過軍銜制制定過程的諸臣,卻多不曉得。姬宗周也沒參加制定軍銜制的過程,他微一尋思,聯絡鄧舍剛才“重塑士風”的豪情,頓時便即胸有成竹,出列奏道:“臣愚昧,妄做猜測。

“可是取古之諸侯,凡所得‘士’,即按此才能,分別立以為‘上士’、‘中士’、‘下士’的典故麼?”

鄧舍雙手合擊,說道:“不錯!正是。我所以為‘低銜’三級,取此三者為名。其所用意,正是在養士於走卒之中。聖人有天生而為聖人的,有後天學而成為聖人的。雖行伍走卒,乃至市井引車賣漿者之流,位固卑微,然而,只要若其有向上之志,有奮發之情,則即便低微,卻也不是不可以成為國家之‘士’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我不但已經在‘低銜’中立此三級,我更打算在民間,也一樣定下一個‘民爵’制。苟有利與國家,無論是獻財、粟,抑或是引導了一地的風氣從善,等等種種,我都會賜給他們‘民士’的榮耀。

“設若有一天,我華夏億兆生民,人人皆‘士’,人人皆以‘士’的要求來要求自己。我華夏何愁不昌?我華夏何愁不盛?今我華夏雖在戎狄的蹂躪下,沉淪幾近百年。但只要你我協力,向這個目標去做。則我神州儘管暫時地沉淪,又有何憂?則我漢人之復,又何愁不能指日可待!”

鄧舍自知他的長處和短處。

他雖然有後世的閱歷,但是他並不擅長“格物致知”。用後世的話來說,他並不懂科技發明,就憑他的那點與常人無異的學識,也是搞不出來什麼發明創造的。他的長處,在略知歷史的走勢。在略微地知道一點蒙元之後,數百年中,國家因何而衰落的原因。既知道一點原因,雖庸人,亦可對症下藥。何況是他?才能不敢說太高,但也絕對非庸人可比的。

所以,他便早有心思,想要做出一些相應的對策。

最新小說: 與穿來的將軍丈夫在邊疆養娃[七零] 我在遊戲裡種田[全息] 星際莊園主 穿成瘋批男主的白月光替身 陸大佬的軟萌影後 魔君霸愛:女配逆襲成仙記 我不相信愛情,我只相信你 六零小仙妻 穿成頂流的豪門親姐姐 和頂流緋聞後我紅了 珈彌 我人傻錢多的夫君黑化了 探訪仙天下 [SKIP]如果故事的開始不一樣 穿成豪門後媽在親子綜藝爆紅 真假千金在親情綜藝爆紅了 戀愛模擬器 女主拿了反派劇本 穿到女尊寵夫郎 沙雕機器人,綜藝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