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蟻賊小說免費閱讀 >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2 庭辯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2 庭辯 (第4/4頁)

“不助我海東,則吳亡在即。助我海東,則能滅強敵在境外。如果只是為擔憂以後的‘養虎為患’,而竟置迫在眉睫的危險不顧。我實在不知該如何說您了。是該說您智慧呢?還是該說您不智慧呢?”

張士誠沉思良久。

錢輔坐在韓謙的對面,他也是不停地搖頭,說道:“然而,終究還是‘養虎為患’。”

方從哲坦誠地說道:“我今來說公,雖是為您牟利,但我畢竟是海東人,不可能賣國以求榮!至於察罕滅後,會怎麼樣?這已經不是我可以向您說的了。但是,即便日後或許真的會出現東吳與我海東為敵的情況,以公之賢,以松江之富,以吳人之強,難道您就沒有半點取勝的自信麼?”

方從哲這話其實就是在說:“我能為你牟取的,只是解決近憂。至於日後,會不會出現與海東交惡,這已經不是我能所說的了。何況,即使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我剛才誇了你們東吳有那麼多的優勢,你張士誠又自認為很有雄心壯志,難道還會怕與我海東交戰麼?”

張士誠哈哈大笑,他還是很有些王者氣度的,說道:“誠然此理!你接著往下說。”

“公如果肯救海東,則是為‘高義’。海東雖得其救,外有秦晉的察罕。公坐山而觀虎鬥之,大利也。義救困燕,威卻強秦,不肯去這麼做,不務此,而卻是目光短淺,只去可惜區區的粟米,專務粟米,則為國計者過矣。

“並且,今公坐擁江浙富庶,視海東缺粟而不肯幫忙,則海東必然生疑。海東又與強吳同歸宋室。公是守一粟,而得一國三面之強敵。”“一國三面”,金陵、安豐與海東。

給張士誠說過了利,又給他講危害。方從哲言語間,隱隱透出了威脅。如果東吳不肯借糧給海東,就是得罪了燕王。得罪了燕王,難道就不怕海東與安豐並及朱元璋聯手,共取東吳之地麼?

踞坐在側席上的潘元紹聞言而起,攘臂發怒,說道:“海東缺糧,地方殘破,朝不保夕。如果得不到俺們的糧食,軍馬再精良,也不會是察罕的對手。自保不及,還用‘得一國三面之強敵’的話來嚇唬俺們麼?”

韓謙卻是不屑一顧,發出嗤笑的聲音,說道:“潘公所言甚是。海東自保不及,還想來威脅俺們東吳?”他調侃似的,學方從哲的語氣,說道,“俺倒是也還想請試問一下你,若我東吳不肯借糧與你們海東,燕王恐乎?你們朝不保夕的燕王會不會因此而恐懼?”

羅國器心頭一跳,急忙轉眼去看方從哲。潘元紹與韓謙的質疑很對,該怎麼回答他們?

方從哲立在大殿之中,冷風從外而來,捲動他的衣袖,颯颯作響。他不慌不亂,笑了一笑,先衝潘元紹點點頭,再安詳地回答韓謙,說道:“君子不恐!”回答過了潘元紹和韓謙,然後再又依舊對張士誠說道:“潘公與韓公此言,看似不錯。實則大謬不然!

“察罕雖有秦晉之強軍,但是他圖謀山東的想法,我海東已經知道了。海東雖弱,勇士冠絕天下。益都之戰,事起倉促,尚且未敗。更何況如今察罕的志向,我已經知之!如果他再來侵襲,會鹿死誰手?請公自斷。”

舉出益都一戰的例子,來證明海東的軍強。以此推理,即使察罕再來,估計也難以取勝。

李伯升抓住了這一點,因此而起身言道:“益都之戰,海東雖然沒有落敗,但是察罕卻打下了濟南,並且全身而退。你說你們海東軍強,這又該怎麼解釋?況且,濟南,是益都的門戶。沒有濟南,益都何以自保?”

“天時不與,上有韃主,察罕身不由己,雖全身而退,何足以憂?人和不與,側有孛羅,察罕顧盼失措,縱得濟南,何足為慮?”

韓謙、錢輔、潘元紹、李伯升諸人皆不由默然。

方從哲接著剛才的話,又說道:“沒有圖謀敵國的志向,而令人疑之,拙也。有圖謀敵國的志向,使人知之,殆也。此兩者舉事之大患。察罕圖謀我海東的志向,已為我所知,可知其‘殆’。而東吳沒有圖謀我海東的志向,卻因為不肯借我糧食,而非要使得我海東生疑,是可謂‘拙’。

“竊為公計,何必在明知察罕未必能夠取勝之時,因為區區粟米,而招致燕王的懷疑?為守一粟,豎一國三面之強敵,智者不取。”

張士誠沉吟不語。

方從哲又補充道:“現今,東吳雖名為元臣,但是也就像您剛才所說的,您卻也並非就是肯真心地臣事韃虜。那麼,察罕對您的威脅,您就不能不慎重地加以考慮。如果您不借給我海東糧食,便是在察罕之外,又徒然空豎起來了一個強敵。而如果您肯借給我海東糧食,則便是在驅狼吞虎之外,又必然會能得到燕王的感激。燕王之仁,可也是聞名北地的!”

又用這句話,用燕王“仁厚”的名聲,來打消張士誠對海東與金陵同為宋臣的擔憂。

“如此一來,設若東吳有事,便如今日我海東求糧的例子,您只需要遣派一個使者,匹馬單車,馳入益都。燕王豈能會不投桃報李?凡有您之所請,必定無有不允!何為‘結遠援’,這就是結交遠處的強援!公既結交了遠處的強援,又能做到內量國力,那麼‘國削之患’自然而然地也就得到了消弭。是我為公計也。

“如果海東滅亡,而對公有利。我便請求您不要借糧給海東。如果海東滅亡,而對公不利,則唯請公圖之。削弱了海東就是壯大了察罕,壯大了察罕就是對您的威脅。我的看法就是這樣,請您好好地考慮一下吧。”

方從哲話音落地,偌大的殿堂之上,一時間,竟然是沉寂安靜。諸人表情各異,有的驚然,有的讚歎;或者低首沉思,或者眉飛色舞。四角燭火飄搖,唯聞其外風雨聲聲。

張士誠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良久,慨然嘆息,說道:“先生真是雄辯之士。”

次日上午,張士誠令從中出,直接從太尉府下出命令,答應了方從哲的請求,借糧十萬石與海東。

羅國器聽說了這個訊息之後,對方從哲說道:“中涵之才,勝我十倍。等到你我回到了益都,我必會大力向主公推薦。”細細回想方從哲的辯辭,一夜過後,猶覺酣暢淋漓。再細想初入太尉府時,受到東吳群臣刁難的過程,更是猶覺驚心動魄。連連讚歎,對方從哲甘拜下風。

正在此時,門外有客來拜。投了個名剌進來,點名求見方從哲。方從哲開啟那名帖一看,見其上一行字:“太原羅貫中。”

最新小說: 皇上他總想以身相許 活在電腦裡 英雄聯盟之全能弒神 帝亂華夏 火影之線線傳奇 神奇寶貝之新時代 福音之旅 灰黑白 零號檔案室 大明最狠總兵 末日小鎮系統 異世征伐 隨機任務 玩轉次元位面 我是城堡會穿越 心理A證 石敢當傳人:捉鬼獵魔 金屬狂亂 殺神永生 末世之無盡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