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啟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現在國家正在主導產業升級,而且從最近一系列出臺的政策上來看,這次是動真格的了。
這一點從A股市場上那些傳統的龍頭股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
以前那些白酒,快消,和網際網路,以及金融,地產等等板塊,全都受到了衝擊。
大量資本開始離開這些產業,因為咱們終於是下定決心開始攻關了。
以前沒有力推,也是因為國家經濟還能靠傳統三家馬車帶領繼續發展。
出口,地產,和基建,還能給咱們的經濟帶來充足的動力。
可是當著三駕馬車已經開始表現出動力不足,或者說國內市場的基礎建設這一塊已經趨於飽和。
而出口這一塊,因為面臨競爭,也要開始做未雨綢繆的打算的時候。
那就是咱們該過一段時間苦日子,啃硬骨頭的時候了。
比如,以前咱們不太行的晶片,還有機床精加工領域。
這些都是高產業附加值的產業。
以前就有專家說過,兔國的產品在歐美的超市,而歐日的產品,在兔國的工廠。
米國的產品,在兔國的實驗室。
這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咱們一直是出於產業鏈的最底端,賺得都是辛苦錢。
可是現在辛苦錢已經不好賺了。
咱們也不滿足了,咱們要力爭向產業鏈的上游前進了。
這就是到了真正的轉型期。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是卡在這一步,然後掉進了中等國家陷阱,最後徹底沉淪下去了。
比如當年的南美雙雄,巴西和阿根廷。
當年二戰結束時期,巴西其實是個妥妥的工業國家。
那時他們的鋼鐵,機械製造,軍火航空航天領域,其實都很有一套。
雖然不敢說是世界領先水平,但位列中等還是搓搓有餘了。
可就是在接下來向上突破這一步,產生了重大失誤。
上臺的政府,開始大量變賣國有資產,開始走私有化路線。
而資本,那絕對不願意乾產業升級那樣的苦日子。
於是就開始自廢武功,因為巴西礦產資源實在太豐富,明明可以靠賣木材,農產品,和礦產就能賺錢。
人家自然不願意投資搞研發,結果就這麼把原本中等發達的巴西,給搞成了第三世界國家。
經歷同樣歷程的還有阿根廷,二戰結束時期,他們甚至比巴西還牛掰。
按照當時GDP計算,他們甚至是妥妥的發達國家。
農業發達,製造業也有些水平。
可二戰結束之後,隨著歐美列強開始恢復經濟建設,對以往的殖民地地區不斷吸血。
而這些傳統的殖民地地區,對他們原來的宗主國又有著一種莫名的那啥感。
結果就是在國家發展規劃這一塊,聽信了歐美列強的建議。
當時阿根廷也是出於經濟產業轉型的階段,結果就是輕信了某國的休克療法。
結果這一搞,是真的把自己給搞休克了,甚至直接給搞拉胯了。
經濟一瀉千里,從原本的發達國家,徹底淪為了那些歐美國家的後花園,成了任人魚肉的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