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商業性的文學作品,好與不好是讀者和市場說了算,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如那金什麼梅,評論家就是把它批成頑劣的舊時代糟粕,它也會因為讀者的支援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
而很多火爆一時的文學作品,幾十上百年之後還有誰看?
“李先生,你說的這個辦法我覺得這個想法非常棒,我可以馬上就安排人開始制定計劃,儘快付諸實施。”
其實裴文聰在聽李野說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李野的意思,甚至腦補出了後續的多種操作方案。
李野的行不行裴文聰不知道,但這個方法肯定是可行的,這年頭的三萬美金,對於很多作者來說絕對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裴文聰忍不住的在心裡自問,自己還是出版業的行內人士嗎?
為什麼自己一個港大畢業生,還是身處商業氛圍極其濃厚的港島地區,怎麼就沒有想到李野所說的方法呢?
李野微微點頭,道:“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需要談一下合作的事情了。”
來了來了,那種熟悉的感覺又來了。
裴文聰好似又看到了那個銅鑼灣扛把子的身影,鋒利的西瓜刀在陽光下燦燦發光,一刀切下來,屁股上的肥肉都給你切掉一大塊。
“李先生,這一次,你還要按照合夥人的模式,拿走出版社20%的利潤嗎?”裴文聰笑著道:“不得不說,李先生的這個條件,就是比那些大家也不遑多讓了。”
其實現在李野和裴文聰的合作模式,就是李野以《朔風飛揚》技術性入股,賺取了踏浪文學出版社百分之二十的利潤,
當初李野提出這個模式的時候,裴文聰幾乎是無法接受的,因為按照港島這邊的慣例,李野要的實在是太多了。
【你以為你是古梁金嗎?】
要不是裴文聰快要走投無路,他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但僅僅時隔幾個月,裴文聰反而覺得自己“賺到了”。
像踏浪文學出版社這種小公司,實力雖小但負擔也小,一本爆火書就能帶它起飛,脫胎換骨躋身中型出版商的行列。
更何況“七寸刀鋒”的名頭響亮之後,就是一顆搖錢樹啊!
反正現在《朔風飛揚》還沒有連載完,李野還要拿20%的利潤,趁著這段時間推廣這本《冰與火之歌》也沒啥,失敗了有李野的三萬美金打底兒,成功了自己拿80%,怎麼算都合適。
更重要的是,以裴文聰對李野的瞭解,感覺他也不可能接受比《朔風飛揚》還低的合作條件。
果然,聽了裴文聰的話之後,李野微微搖頭道:“上一次我們互相都不認識,對彼此的實力都不是怎麼了解,
現在我已經證明了我的實力,所以我覺得三七開比較合適。”
“三七?”
裴文聰面露難色的道:“李先生,我知道你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但我的出版社也在蓬勃發展,你只是提供一部作品,就拿走30%的利潤,實在是太高了。”
“你誤會了,”李野擺擺手道:“是你三我七。”
“.”
裴文聰猛然站了起來,瞪著眼睛急聲說道:“李先生你是在開玩笑嗎?你就出一部作品,就要做我的老闆?
整個港島不,整個亞東地區都沒有你這樣的道理.你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要不是裴文聰在中英街對李野有了新的認知,這會兒都可能衝動的喊出“撲你阿姆”之類的髒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