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一路上都對西峽鎮的歷史很感興趣,眼下看和任我行的關係更進了一步,試探地問道:張大爺,您以前就是這西峽鎮的人嗎?
年輕的時候來過,當真是蝕骨所銷金窟,讓人流連忘返。任我行也沒有在意他摸底,直接回道。
孫先生略帶猥瑣之意,壓低了聲音問道:那時候的怡紅樓您去過沒有?
來了西峽鎮,不去怡紅樓,那就相當於白來了。任我行擺了擺衣襟,笑道。
孫先生卻頗為惡意地看了他一眼,直接道:您今天晚上其實可以去重溫故地。
任我行見他神情怪異,有些好奇地問道:什麼意思?
說不定您還能見到當年的老相好呢。孫先生調笑了句。
西峽口已經淪落至此了嗎?任我行掃了一眼城門的衛兵,也有些驚訝,如果真的這樣,那還不如普通的鎮子了。
也沒再說話,快走了幾步,孫先生看了看,也是沒有說話,直接跟了上去。
城門有兩個衛兵曬著太陽,看著兩人出現,也不查路引,懶懶地看了二人一眼就沒有再管,依舊靠著城門。
進了城內,任我行頗有些失望,些許痕跡還能看出舊日氣象,但是已經顯得略微荒涼,印象中繁華的鬧市已經不在。
他也能明白,西峽鎮地處關卡要道,本身就侷限了他的面積,之前作為荊襄娛樂鎮,倒是還能吸引人口,現如今變成商業鎮,自然就下滑了,再加上還有土匪,生意大不如前是正常。
鬼街上並無俠少縱馬,也沒有人持刀過市,卻掛了一個西街的牌子,已經成為一個普通的商業街了。
任我行看著西街,眼下已經快下午了,還有些許積雪未被人踩踏,不由得感嘆道:這鬼街連個鬼也沒有。
和以前相比差多少?孫先生好奇地問道。
任我行沒有搭話,又說道:這鬼街就剩這麼幾個店了?
哈哈哈哈,來了的人都這麼問,就剩這麼幾個了。孫先生也是笑了笑道。
西街也不過就是幾十個店鋪,走著走著,竟然看見一間特別寬敞的二層屋子,門口還掛著一副對聯:三尺欄盤搭左肩,天下雲遊是散仙。有人問我攻何藝,會整紅顏悅少年。
任我行忽地眼前一亮,扭頭問道:現在理髮的還是梅家麼?
梅家是易容世家,但是卻沒有利用易容術闖蕩江湖,反而立志於給人美容美髮。
正因為有梅家在此,西峽鎮才是江湖的時尚風向標,無數江湖俠少專門到此給自己的頭髮做造型,沒想到現在還在。
是啊,想不通她們家生意為什麼這麼好。孫先生直接答道。
一直以來,他就對這個地方很好奇,來到西峽鎮,連縣衙都去了幾次,反倒是這胭脂鋪還從未踏足。
說完後,又好奇地看了任我行一眼,心中暗琢:常人都是拿個網巾隨便一紮就行了,這位竟然會為了髮型花錢,難道還真是什麼江湖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