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競技場最底層的那個橢圓形場地,就是角鬥臺。它相當於一個足球場的面積。
在角鬥臺周圍看臺,按不同等級,共分為3個區。
底層的第一區,是皇帝和貴族專用的座席;
第二層是供羅馬高層市民觀看角鬥的座席;
第三層才是一般平民的座席。
第三層再往上面是大陽臺,也就是我們現在站的地方。這裡沒有座席,是一般觀眾觀看錶演的地方。”
夢都一邊看著宣傳摺頁上的文字,一邊加上自己的語言,繼續對麗萍說道:
“你看哈,這個競技場總共可容納5萬多觀眾。在它的底層,一共設計了八十個拱門,也就是八十個進出口。
每一個拱門內外都標有數字,方便觀眾快速尋找到自己的座位;
而且,這些拱門還有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可以確保五萬人在15分鐘至30分鐘內,全部疏散出場。
象這樣的設計,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一項領先的設計!
還有,競技場的功能性設計也非常合理:
比如角鬥士從哪裡進出場;不角鬥時在哪裡休息;猛獸關在哪裡;角鬥後死傷者從什麼地方抬出,功能設計時都有明確的分佈。”
“哦,兩千年前的設計,居然就有這麼高的水平呀?”
麗萍有些驚訝地插了一句話。
“對了,你記得我們看過的美國電影《斯巴達克斯》吧?”
夢都衝麗萍點了點頭,接著說:
“你看,宣傳摺頁上寫了,對中世紀的羅馬貴族來說,最殘酷、最可怕現場格鬥,就是貴族們最受刺激、最喜歡觀看的演出!
羅馬的貴族們,經常逼迫角鬥士帶著戟或短劍,在這個競技場進行生死格鬥。
而大部分的角鬥士,都是羅馬帝國的奴隸和犯人。
當然,也有少數的角鬥士,是為了掙錢而自願前來的。
角鬥士都受過專門的訓練。
在他們的格鬥中,分有多種等級,其中時隔不久殘酷、最有名的,就是決鬥!
在決鬥中,角鬥士的一方手持三叉戟和網,另一方則持刀和盾。
帶網的角鬥士,要用網纏住對手,再用三叉戟將他殺死!
另一方角鬥士,頭帶著鋼盔,手持短劍盾牌,要千方百計躲避對手的網罩和三叉戟,並用短劍刺殺他的對手。
決鬥到最後,失敗的一方,要懇求看臺上的人大發慈悲,因為看臺上的觀眾決定他的命運!
假如觀眾揮舞手巾,戰敗者就能免死;
假如觀眾手掌向下,那就意味著戰敗者必死。
麗萍,你還記得吧?我們在《斯巴達克斯》電影中看過,那種場面是非常殘酷、非常無情、也非常可怕的!”
夢都說完,特意望了麗萍一眼。
他見麗萍臉上露出了回憶中的某種恐懼,便微笑著點了點頭,似乎對自己剛才的描述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