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有人附和劉總的喊聲,也在發表內心的感慨。
不一會,中巴車駛入古羅馬競技場旁邊的停車場,金秋團成員們便爭先恐後地下車,然後快步向競技場趕去。
可以說,古羅馬競技場的魅力和影響力,在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都是巨大的!
古羅馬競技場,也是所有上羅馬旅遊的人,必須到現場參觀的!
這大概就是那部《斯巴達克斯》的小說,以及根據小說改編的《斯巴達克斯》的電影所產生的魅力吧?
因為《斯巴達克斯》的小說和電影,讓全世界的人,對公元前羅馬奴隸大起義的歷史,以及殘無人道的奴隸制度,都有了充分了解;而且對古羅馬的鬥獸場,也就是眼前這座競技場,都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到了競技場後,金秋團成員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損毀得只剩下大半個框架的競技場外面拍照。
拍完照後,大家才從殘缺的競技場底部的拱門,魚貫湧入競技場參觀。
這回,麗萍和夢都倆人,並沒象其他團員那樣,下了車就忙不迭地在競技場外拍照留影。
他倆下車後,麗萍首先在競技場旁邊的小攤點上,用0.5歐元買了本介紹競技場歷史的宣傳摺頁。
買好摺頁後,倆人就從競技場底部的一個拱門進了競技場,而且從一層直接登上了第四層。
從第四層往下面的鬥獸場望去,整個競技場雖已陳舊破損,但仍不失其固有的龐大、雄偉、壯觀的氣勢。
整個競技場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建築。
競技場內,從下往上,呈梯田狀佈局,一共建有四層觀眾臺。
為了仔細瞭解競技場的情況,麗萍特意展開剛買的宣傳摺頁,一邊觀察現場,一邊對照摺頁上的介紹,一邊對夢都說:
“夢都你看,根據宣傳摺頁的介紹,這座競技場建於公元80年,距今已有近兩千年曆史了!它採用的設計,是古羅馬建築的最基本結構之一,也就是拱券結構。這座競技場透過一系列的拱、券和恰到好處的橢圓形結構,使整座建築的構造極為堅固。”
“哦,這裡頭還有這麼多講究呀?來,你拿給我看看!”
看來,夢都對教堂、畫卷不感興趣,對這個競技場倒是十分有興趣的!
他從麗萍手中搶過宣傳摺頁,只見上面用中文寫道:
競技場的平面呈橢圓形,佔地約2萬平方米;外圍牆高57米,相當於現代建築19層高的樓房。
該建築總體為4層結構。
外部全部用大理石包裹;競技場下面的3層觀眾臺,分別建有80個圓拱。
圓拱下面的支柱極具特色,是分別按多立克式、愛奧尼式和科林斯式的順序排列的。
第4層觀眾臺,則以小窗和壁柱裝飾。
競技場的中央是角鬥臺。
角鬥臺長86米,寬63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同樣是橢圓形。
角鬥臺的下面是地窖,那是用來關押猛獸和角鬥士用的。
“哎,夢都,你不要只顧自己看,也念給我聽聽嘛!”
麗萍見夢都只顧埋頭看那張宣傳摺頁,使自己無法瞭解競技場的相關知識,便直接對夢都提出了要求。
“好,那我念給你聽哈!”
夢都答應了妻子的要求。
他眼睛暫時離開宣傳摺頁,對整個競技場又看了一遍,然後指著競技場的構造和佈局對麗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