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條桌是用厚厚的木板做成的,寬一米、長五米。
在長條桌的兩側,擺放著一張張長木凳。
那些木凳,也是用厚厚的木板製作的。
不管是長條桌,還是長木凳,木板的百度,至少有十五公分!
而且在桌面或凳子面上,一律都是油光閃亮的舊木料。
不用介紹,就知道這是數百年以前的老木桌、老木凳了!
在大廳中部靠左側的地方,擺著一張長方形的陳舊吧檯。
吧檯的材質,還是厚厚的陳舊木板。
在吧檯的左側,以及吧檯的後面,另外隔了十幾間二十至三十平方的包廂。
包廂所佔的面積,大概也在五百平米以上。
而且,這裡的包廂一律不安裝門窗,完全是敞開的。
包廂裡面的桌子和凳子,與大廳的桌子、凳子和用料完全相似,最多是長度和寬度略有不同而已。
看著這麼寬敞的大廳和包廂,麗萍立刻就產生了一種返樸歸真的感覺!
麗萍清楚地記得,過去在小縣城生活時,不管是自己家裡,還是在縣城的小飯館中,使用的桌子和凳子,基本上全是原木的。
而且,縣城裡的桌子和凳子,與這裡的大體相似,都是用原木製作的。
木料的表面加工,也和這裡的相似,都是比較粗糙的。
當然,如果從年代上講,小縣城的桌子、凳子,與這裡的條桌和長凳相比,那是絕對不可同日而語了!
麗萍是個心細的人,看完皇家啤酒屋的面積和條桌、板凳後,她粗略地心算一下,就知道這家啤酒屋中,一次最少可以接待一千多位客人!
打量了啤酒屋的大廳後,麗萍禁不住又抬頭向屋頂看去,只見屋頂上面繪製著許多古色古香的彩色圖畫,可以讓人產生一種明顯的懷古韻味。
此時,雖然快到下午兩點了,但在整個啤酒屋內,麗萍和金秋團成員們看見,仍然有不少本地或外來的客人,正愜意坐在那些歷史久遠的長條桌上用餐。
在他們客人的長條桌上,或多或少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菜餚,有紅燒豬腿,有烤雞烤鵝,有白香腸,有大牛排,還有沙拉和冷盤。
雖說條桌上的菜餚各有不同,但有一樣是絕對相同的!
那就是皇家啤酒屋自己釀造的一紮扎金燦燦的名牌啤酒!
這些啤酒每扎至少一斤以上。
如果誰覺得裝啤酒的扎杯太大,想在這裡找一個杯子,或者找那種瓶裝的客人是個,完全是是不可能的!
因為皇家啤酒屋釀造的啤酒,一律都是用扎杯裝的,也一律是按扎賣的,從來不按杯賣,也從來不灌瓶。
目睹此情此景,金秋團成員中,很多人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老話:
“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更讓人心曠神怡的,是在吧檯旁特意留出的那塊場地上,坐著一個手持各種西洋樂器的小樂團。
樂團總共有七、八個演奏者。
當客人們坐在條桌旁,或坐在包廂中用餐時,這些樂器手們,一個個都在專心致志地演奏著悠揚和美的輕音樂。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