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金秋團用完早餐,中巴便載著大家嚮慕尼黑出發了。
科隆與慕尼黑相距五百多公里。
汽車駛上高速公路後,坐在高靠背座椅上,兩眼望著公路兩邊綠油油的田野,以及中巴車兩旁川流不息的車流,不一會,金秋團成員們就打起了瞌睡。
按照歐盟國家的規定,中巴車在半路進了一次服務區,休息後繼續行進。
下午一點多鐘,中巴車就抵達了德國的第三大城市——慕尼黑!
在一家中餐館用過中餐後,中巴車首先將金秋團送到了慕尼黑鬧市區最有名的景點之一:
皇家啤酒屋。
就在中巴前往皇家啤酒屋的路上,為了讓大家瞭解皇家啤酒屋的歷史,導遊小羅抓緊時間向大家介紹說: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要去地景點,是德國,也是世界著名的政治景點——慕尼黑皇家啤酒屋!
這個啤酒屋,始建於158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四百年多來,慕尼黑皇家啤酒屋,一直是歐洲名人政客們聚會的最佳地點之一。比如茜茜公主、詩人歌德、偉人列寧等,都在這個皇家啤酒屋飲過酒,會過友。
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也多次在那裡飲酒作樂,並創作了歌劇《伊多梅尼奧》。
當然,真正讓皇家啤酒屋聞名世界的,卻是納粹帝國的頭子希特勒!
1923年,希特勒為了推翻德意志共和國,就是在這個皇家啤酒屋中,劫持了巴伐利亞領導人,還發表了著名的“二十五點綱領” 。
那就是當時發生的轟動世界的“啤酒館暴動”!
不過十分遺憾,希特勒的那次暴動,是以失敗而告終的。”
“喂,小羅,我看見啦,那裡好象有家啤酒店!那裡,會不會就是‘皇家啤酒屋’啊?”
中巴車還在行駛途中,山東大漢劉總扭頭朝車窗外望了一眼,就發現街面上有家建築陳舊的啤酒店。
“劉總,你說對了,那裡就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啤酒屋’!”
導遊小羅明確地回答了劉總。
原來,金秋團剛才用餐的地方,距離“皇家啤酒屋”還不到兩公里。
中巴車開出來沒幾分鐘,導遊小羅的介紹也還沒說完,汽車已進入“皇家啤酒屋”旁邊的停車場了。
汽車停穩後,導遊小羅便習慣地舉著三角小旗,引領金秋團去領略“皇家啤酒屋”的特殊魅力了。
金秋團來到“皇家啤酒屋”大門口,從街道上向啤酒屋打量,似乎並沒發現什麼特別之處。
在這家啤酒屋的上方,鑲嵌著一塊厚厚的、年代久遠的長方形實木牌匾。
實木牌匾上,用德文寫著一行大大的文字,那便是“皇家啤酒屋”店名無異!
從外觀上講,它與中國傳統的老牌匾,確實沒有多大區別。
然而,當金秋團成員走進啤酒屋時,發現裡面的場景可就大不同了!
進入啤酒屋後,迎面是一個六百多平方的用餐大廳。
大廳的地面,是用數百年前的古老磚石壘砌而成的。
地面烏黑,而且帶著明顯的凹凸不平。
大廳的中間,有一條二米寬的通道。
在通道的兩旁,各自安放著一排排供顧客飲酒的長條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