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張德權跟吳金民,還有李玲聊完,關於他給錢來也,還有自己開辦股票交易賬戶的事後,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責任更大了。
有責任,就會有壓力。有壓力,也就會有更多行動的慾望。可是,現實的情況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現階段自己的能力和學識,與內心慾望之間,有一種明顯的反差,所帶來的現實衝突。這樣的反差,跟衝突,給張德權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給他的慾望,帶來了諸多的限制,以及不確定性。
面對這些情況,現實也在不知不覺中,給了張德權選擇。
要麼繼續,要麼永遠地離開!
是活在當下,迷失人海?還是放眼未來,不斷超越?
像大多數來到這個城市的人,跟他們一樣。在曾經的某一天,帶著他們的夢想,悄悄地來;然後又在某一天,帶著他們的失落,輕輕地走。
張德權不得不努力地奔跑。此刻的他,就像是下雨天,沒有帶雨傘的孩子。明明知道,在雨中奔跑的他,無論跑得多快,都避免不了,雨水溼透全身的後果。
可是,他還是想要證明自己,並努力地奔跑著,去追逐自己的夢。
為了瞭解更多,跟股票投資相關的資訊。張德權決定去書城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參考的書,可以買來看看。
哦!不對。
張德權去書城,他是從來不會把書,買回去看的。他一般都會在書城,直接找個地方,席地而坐,就開始看書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光省了買書的錢,還可以省電費。以前是因為窮,買不起。現在是因為習慣,他還是不想買。
對於這樣的,不厚道的行為,張德權有時候,也會內疚地說說自己。可是,他骨子裡的另一面,貧窮、又喜歡佔小便宜的他,立刻就會以“農村人不講究”,拒絕他自己,那個充滿正能量的自我,當時想要破財的想法。
這不,張德權剛從床上,爬起來,就急著準備去書城了。
對於比較節儉的農村娃張德權,不管怎麼急,農村人勤勞肯幹的習慣,可是被他發揮得淋漓盡致。
張德權在每次出門之前,都會弄點吃的,填飽肚子後,才會出門的。因為這樣的話,就不用餓肚子了,還是花錢在外面吃了。
在張德權的心裡,一直都信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在很多人的眼裡,張德權的行事風格,也只有農村人才會有,只有農村人才會那麼節省。沒辦法呀!他就是從農村來的鄉巴佬。
不服呀!他就是這麼不入流,給你看了!
可能正是這種習慣吧,在他之後的事業中,公司的很多業務,都是公司自己搞一條龍的。用比較專業的話,叫做產業一體化,就是從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終端零售,他的公司全都給做了。
用張德權的話說,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張德權起床後,隨便收拾一下,給自己煮了一碗青菜掛麵,還加了個雞蛋,吃飽喝足了,才出發去書城。
你沒有看錯,是掛麵,不是超市裡面賣的泡麵。在張德權這個鄉巴佬的內心,能夠吃一次泡麵,已經算是高階、大氣、上檔次的陽光生活了。
天天吃泡麵的事,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奢侈無度了,必須得堅決打壓。
儘管這樣的事情,在經濟條件變好之後,有所改善。但是,很多深入骨子的習慣,還是沒有太多的好轉。
張德權在將要出門之前,還不忘把自己,做讀書筆記的小本本,也給帶上了。張德權身上的這點,也是挺讓人討厭的,你看書就好好看嗎。居然還要用隨身攜的小本本,把看到的,有用的東西,全部都記在小本本上。
很快,張德權就來到了,他上班商場附近的書城。
當張德權走進書城的時候,他身上的穿著,跟周圍的背景,好像很是不搭。至少跟從他身邊經過的,辦公室白領比起來,還是很格格不入的。
這些只是旁觀者的想法。
對於此刻的張德權,他完全是沒有這種感覺的,因為他的臉夠厚,像城牆轉拐那麼厚。
再說了,對於經常光顧這家書城的張德權來說,他在書城裡進進出出的,已經像是在朋友家竄門了,早已沒有任何的陌生感。
………
接著,張德權很是自來熟的,走上樓梯,來到樓上,然後很嫻熟地穿梭於書架之間。他非常低調地來到了,書城的財經、金融類書籍貨架前,尋找著跟股票投資相關的書。
張德權想了想,寫巴菲特的書,就不用看了。因為這方面的書,他差不多都看過了。如果還有書,沒有被他看過的話,那肯定是這個書城,還沒有上貨的。
以前,他除了看寫巴菲特的書,好像就沒有看其他的書了。現在想到,有必要看看其他的書時,張德權站在這麼多書面前,卻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了。
糾結!
猶豫!
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