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軸數控機床對於民用領域而言,基本就已經是絕對足夠的頂級機床了。
但對航發這種裝置而言,那只是入門級而已。
因為航發要涉及到大量的複雜曲面加工。
而這個時候就要使用六軸,或者九軸的數控機床了。
說白了,就是加工到一個複雜去年的時候,會多出幾個軸來控制工件變幻更多的角度。
如果只有五軸,那恐怕做不到那麼大的角度變化。
就要在加工過程中把工件取下來,手動換個角度在撞到夾具上,在繼續加工。
而這個過程可絕不是說說那麼簡單。
因為在取工件下來的時候要非常小心,不能破壞工件,還要保證安裝到夾具上之後。
保證受力部位相同,否則在加工過程中,工件內部應力,會和刀具產生衝突,最後導致工件出現內傷。
裡面出現暗裂,這樣一個工件就算廢了。
而且從新固定到夾具上之後,你要好從新對刀,重新測量工件。
精度肯定沒有一氣呵成的高,而且整個過程也相當耗時。
這樣一來,人家使用六軸或者九軸機床,可能三個小時就能搞定的工件。
結果你用五軸數控機床,就要話七八個小時才能完成,而且良品率還比人家低。
最關鍵是精度,還比不過人家一氣呵成加工出來的。
這樣的工件裝配到一起,整體公差肯定不如人家,使用過程中,油耗,和壽命,以及保養週期,都不如人家。
疊加到一起,最後結果就是你的發動機,比人家差的那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就比如毛熊的AL31,那在咱們這已經是相當牛叉的航發了。
可這玩意壽命才3000小時,可預知對應的鷹醬的F119PW100型號的航發。
人家的壽命那是10000小時起步,到後來經過多次改進之後。
人家這款航發的壽命能夠達到1300015000小時……
這就是精加工不足,導致的差距。
而現在,在有了星火科技提供的第一代柔性加工機床之後,咱們在工業母機這一塊的短板,終於是補足了。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咱們的軍用飛機,是頻頻取得了突破。
不光是多了很多新機型,比如類似F35的F31,開始能批次生產了,而且效能也比以前有了翻倍的提升。
直升機方面那就更不用說了,不光是常規用的Z20可以量產,能上高原了。
甚至咱們已經對標鷹醬的新一代直升機,也開始設計全新一代的Zx系列了。
最關鍵是咱們的Y20,還有J20,都能開始下餃子了。
就比如前段時間咱們的J20就突然宣佈已經裝備了兩個中隊。
這下咱們的腰桿子一下就挺直了。
這就是工業母機的重要性啊!
而這款工業母機,對於星火科技這樣的企業的重要性,那就不用提了。
以前他們就是專門針對國防工業的高階國產機床。
可現在,因為有了自己的工業母機,咱們突破了很多技術關鍵點方面的桎梏。
光陽機床,終於是開始走向廣大的民用領域了…
除了星火科技和不少國營企業,大米只能算是後來者,要說民用領域的奇瑞,那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