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在嘲笑人家財閥如何如何呢。
可在看看我們的那些大網際網路公司呢,一個個靠著網購平臺,電子遊戲賺得盆滿缽滿。
可你讓他們肯硬骨頭,他們寧可去搞團購買菜,也不去搞研發。
這也就是國家為什麼,要在最近頻繁出臺新政策,來鼓勵企業去搞研發的主要原因。
而隨著那些傳統企業不斷被敲打,將來國內的資金,願意也好,不情願也罷。
註定是會慢慢流入到咱們真正搞研發的企業的。
畢竟現在咱們也不算是肯定硬骨頭了。
因為在前面已經有攻城錘,幫助咱們砸塌了西方國家築起來的那高高的技術壁壘了。
以前咱們的企業畏難情緒嚴重,總是覺得咱們和西方的技術差距實在太大了。
咱們怎麼追也是追不上的。
而且你想追,最起碼也得能買到人家的裝置,進行逆向研發搞明白吧!
可因為人家的技術封鎖,還有那個瓦森納協定,很多高精尖的裝置你搞都搞不到。
原理都搞不明白,你還逆向個卵?
可是現在隨著星火科技的出現,咱們突然發現,咱們特孃的已經有了另闢賽道的能力。
已經不用再跟在他們屁股後面跑了。
就比如以前咱們最頭疼的工業母機,而現在咱們有了星火科技之後。
尤其是星火科技,最近連續推出了幾款大型的柔性加工機床。
在大型機床加工精度,還有穩定性這一塊,咱們原來和西方的差距短板一下就補齊了。
當然星火科技的柔性機床,價格也比較昂貴,不是很多人能買得起。
出了一些國家隊的企業,不差錢的,還能用得起。
其他的企業,自然更期待他們能出一些傳統的民用機床。
這個時候,星火科技就和光洋機床展開了合作。
要說這家機床,那絕對是星火科技出現之前,國產機床業界僅存的驕傲了。
雖然知道他們的人不多,但國內軍工領域那麼多的突破,尤其是在飛機發動機這一塊。
那幾乎都是這家機床廠做出來的成績。
國內幾乎所有軍工企業,還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就沒有不使用他們機床的。
因為咱們購買國外的都要被人卡脖子,雖然也能從瑞士,捷克搞來一些。
也能從德國進口一些,但那都只是針對民用的
針對軍用的高精尖母機級別的機床,人家可是卡的死死的。
而是光洋四十年的堅持,才幫助咱們國產機床保留了一口元氣。
可這家機床也依舊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核心零部件,尤其是作業系統,還有伺服電機這一塊,以及軸承這一塊,依舊被外國卡著脖子。
即便如此,這家企業,在機床全國產化這一塊,已經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五……
看到這個資料,普通人可能沒什麼感受,可作為搞實業的人,沒人不覺得心酸。
想想看一家做機床的企業,就好像是一家開飯店的。
他只要從市場上採購各種原材料,然後自己掌握一點核心技術,比如炒菜,或者有那麼一亮相獨門秘訣就可以了。
可這家飯店,卻特麼硬生生被逼的,不光要自己養豬種菜,漫山遍野找調料,甚至連鐵鍋爐灶都要自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