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誰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和銷售市場?
自然是咱們!
這也是咱們第一次把巨大市場地位這一優勢利用的淋漓盡致的一次!
首先從戰略角度考慮出發,既然咱們已經決定要換道超車,那就不可能在跟在德國和日本的屁股後面再跑一次。
憑啥你們說氫能源才是未來的新能源主要研發方向?
你以為你們是誰啊?
我們就偏不搞氫能源,我們就偏偏要搞鋰電池!
因為搞電動汽車,咱們有著天然的優勢。
燃油車的時候,咱們境內因為缺乏石油,所以只能大量進口。
可你要說搞鋰電池,哈哈,咱們的青省,和藏省就有著大把的鋰礦。
雖然依舊是純度不高,開採成本高,但儲量巨大,這樣一來國外的那些鋰礦商就不敢跟咱們抬價。
成本就可以得到控制!
其次就是,德國和日本之所以不提倡搞電動車,大肆吹噓氫能源車。
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是小國寡民,發電成本這一塊,他們沒辦法降下來。
你就說日本,本來國土面積就小,而且還位於地震帶上,最關鍵是國家還沒有什麼高質量的石化能源。
以前還能大搞核電,可是前些年311之後,腳盆一下就老實了,不得不開始削減核電廠的數量。
這就導致了他們發電的成本高居不下,所以電動車對他們而言就沒搞頭。
發電成本高,在國外搞鋰礦成本一樣高,這還搞個卵?
最關鍵是在電動車的電控軟體研發上面,他們出發大太晚了,所以在這些領域他們是全盤落後。
至於德國也是一個鳥樣,一樣石油資源匱乏。
早幾年也是大搞核電,可是同樣是日本311大地震之後,也把他們給嚇壞了,於是開始瘋狂削減核電。
這樣就導致了他們的發電成本也一樣高,所以算下來,這搞電動車就不划算了。
而這些困擾他們的難題,對於咱們而言,那就都不是問題。
你就比如說發電這一款,就算咱們不大量的建核電,也不大量上火電。
可咱們只要在西部地區,多搞幾個太陽能發電站,就足夠了。
或者在風暴頻繁的西部地區,多加一些大風車,多搞點風力發電,咱們就能獲得充沛的電能。
發電成本可以控制在兩毛,到三毛,甚至更低。
這樣一來,電動汽車在咱們這邊就大有搞頭了。
而這就是咱們的天賦碾壓!
所以可以說從上面打算開始把電動汽車作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主攻方向開始,咱們就已經決定了未來幾十年,甚至是一百年的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發展方向。
可以說,這是咱們,第一次制定了一個行業的規則!
沒錯,是咱們第一次真真正正的制定了行業規則!
而這個規矩一旦立住了,那未來腳盆就死定了。
甚至可以說,在這場戰爭中,腳盆就已經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