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混口飯吃,混口飯吃………”刁縣令笑道。
“無論大明朝還是大清朝,你這樣的貪官汙吏都留不得!縱然氏族橫行鄉里,魚肉百姓,貪贓枉法!你這種貪官汙吏殺一千殺一萬都值得!來人吶!給我拉下去斬了!”劉戍下令道。
“喳!”說罷,劉戍將軍左右衛士將刁縣令拉下去當場砍頭,血濺三尺。
正好被押過來的何小幼看見刁縣令的人頭滾到腳下,心中一顫抖,開始恐懼起來。畢竟他何家的大靠山被斬了,他內心知道自己正在走向黃泉路、鬼門關。
“哎呀!小民不知道大將軍遠道而來,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大將軍一路車馬勞頓,讓小民帶大將軍去泡泡溫泉、按按摩,放鬆一下如何?!”何小幼一見到劉戍,看了一眼我,立馬溜鬚拍馬道。
“何小幼是吧?!算了!泡泡溫泉、按按摩就免了!我們開門見山吧!皇上因為你在宣城結黨營私、賄賂官員、橫行鄉里、霸道欺民,讓我和國師過來斬了你,沒有意見吧?!”劉戍呵斥道。
“沒有意見,沒有意見……”何小幼趕緊下跪、癱坐在地上,有氣無力,雙目無神,絕望低聲道。
“既然沒有意見,那就拖去菜市口凌遲處死吧!”劉戍下令道。
“喳!”劉戍左右衛士立馬押著何小幼準備出縣衙趕往菜市口。
就在何小幼快被拖出縣衙時,何小幼突然晃過神來,用力蹬著雙腳掙扎道:“大將軍,我沒有罪啊!我冤枉啊!冤枉啊……大將軍,你們不能殺我啊!我是好人,好人吶……”
“停停停………放開他……”劉戍走到何小幼身邊蹲下來,抓住他頭髮,一看自己的手,甩甩手道,“你看看你這頭髮油的,從學生那裡貪了不少吧!?得得得……我也不想錯殺好人,你今兒就好好說說你是怎麼冤枉的吧!大家都聽仔細啊!你說說……”
衛士放下何小幼,何小幼癱坐在地上,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頭髮,望著劉戍和我緊張道:“我就是覺得張聞道那些新潮派的詩人破壞了老祖宗的詩歌智慧,我看不下去了,帶領宗祠的人和他們打了幾回……我……我也是無心的。”
“打了幾回?你說話真是不打草稿,如此輕巧!都死了上千人,皇上都驚動了!你真是教育界的那個張獻忠啊……對了,破壞什麼詩歌智慧?!你說說看,我聽聽!我也是詩人,我來把關!”我伸手托起何小幼下巴笑道。
何小幼摸摸頭髮,坐在地上娓娓道來道:“詩歌就應該遵從格律嘛!這是幾千年的智慧!祖宗之法不能變!今天,你們古板派詩人、新潮派詩人今天都在這,不少詩人對詩詞格律的理解都存在誤區,我就給你們系統講講詩歌格律,你們聽好了!韻律是一種正規化,是古人根據當時的音律特徵整理而出的一種參考範本,在於突出合拍,講究音律美。大清文化交融,到了今天之所以成為一種枷鎖鐐銬,因為古今生活、說話的差異,我們對古音的生疏,及大部分古曲的遺失。我們模仿,是因為欣賞其表;我們敬畏,是因為所知有限;我們不捨,是因為博大精深。格律何用?韻律是古體詩詞精髓,是正規化,是規則,是美,非'用',格律只是追求韻律的方法之一,詩詞韻律本非為用,即便要說用,也可以理解成:一用,繼承與發展;二用,在韻律起伏;三用,在按遊戲規則時操作,不可信馬由韁。韻律本無借,是精髓,是美之呈現。格律是方法,切不可因自己所知有限,將責任推給格律。常有人說:不以律害意。這話本來也沒錯,但常常很多人把這話作為一種掩飾自己無知錯誤的擋箭牌,以之為牽強的藉口,尋求開脫,則大大不該。有時,我們不妨倒過來想想,合律的詩詞難道不好嗎?若不好,你們幹嘛來湊熱鬧?!自己豈不是葉公好龍嗎?你們自己抵制它,其實只是你們所知甚少罷了。所以不明白格律或出律,可以有三種對策。上策:學習整改;中策:繞道它行;下策:借意辯解。而老夫認為最最愚蠢的做法就是以自由、意境為藉口,對格律破口大罵,甚至侮辱人格。那完全暴露自己的無知淺陋!老夫再打個比方,詩詞若是房子,格律可視為塗料,你不能因為你不懂油漆刷牆技術,就大肆宣揚房子不需裝修的歪理。你有選擇住茅房的權利,但你打著蓋磚瓦房的旗號,卻不見一片磚瓦,只見茅草一把,還說自己那是磚木結構,就是你的錯,如何看待古今名家之作出律現象,有科學認識的問題。一,詩詞在發展過程中格律尚未成熟的階段,古體、近體不一,正規化、體例不同,有變革等等,就會出現這種現象;用後定規則,查驗前人之作,自然有問題。”
“哈哈哈……你說完啦?!聽聽下面這首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是哪首詩?!”我笑道。
“唐朝著名大詩人崔顥的《黃鶴樓》!”何小幼笑道。
我笑道:“哈哈哈……你知道就好!按你那些格律,唐朝著名大詩人崔顥這首有名的《黃鶴樓》都是格律出錯的!大家想想都覺得可笑是不是?!還有,特別是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些都是什麼混賬話嘛。若哪家老子是神經病,那一家還不都得瘋掉了?從古至今,《詩經》、《楚辭》為代表的古體詩多以祭祀頌歌為主,很唯美,多不合格律,只是追求情歌抒發與音律大美;唐詩是中華國粹,唐朝詩人寫詩根本不知道何謂格律,這些不過是後人自己編寫的,如同大明朝閹割文人思想的八股文一樣,你們這些老頑固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大家自己心知肚明!詩言志,有感而發,千萬不可被條條框框限制!不要捨本逐末!你們自己不妨想想,你們本有一種寫詩詞的衝動,又照格律去套,結果可想而知,常常令人大失所望!當你情感到位,反覆誦讀,加以修飾,看下平仄,不一定輸給有些詞牌。不要按格律套子去刻意寫詩,而是等待詩歌來找你!文學本來就是百家爭鳴,就像有的人喝咖啡要加糖,有的人不加一樣!你自己要去閹割自己做太監,總不能拉著所有人跟你一起斷子絕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歌,語言與文化本來就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大家不能像你們一樣,都做裝在套子裡的人,那是愚忠!那是封建愚昧無知!還有,'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清詞還不都是全部從前人宋詞中擷取過來,你又該如何說?我們詩人做學問當持相容幷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為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此其可紀念者三也。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不能再遵循遠古傳統了,要解放思想,相容幷蓄。格律和八股文一樣都是後人寫的,既然有人寫,就有人可以破!我們現在應該思想開放,學習人家西洋思想,你看人家西洋的紅衣大炮多厲害,大明朝就毀在紅衣大炮手裡。如今大清帝國在詩歌方面就主張新韻,有何不妥?!你自己思想保守頑固,還要讓別人跟著你落後捱打!英吉利海峽那邊西方現代詩歌都傳過來了!不知道可以翻翻《詩意天涯》嘛!殺你不全在格律之辯,主要是你貪腐舞弊,收受賄賂,橫行鄉里,不可不除!!”
“詩仙好樣的!與時俱進!!”“好好好……”新潮派趙聞道等人一片掌聲雷動,為我喝彩!
何小幼啞口無言,癱坐在地上。
“大詩人,你怎麼和他一樣那樣能說啊!我耳朵都聽出繭子了!拖下去!拖下去!”劉戍笑道。
何小幼被士兵帶到宣城菜市口,下令行刑後,劊子手先在何小幼前大肌上割下一塊肉拋上天,大叫道:“祭天肉”;“啊!!為什麼不讓老子死得痛快點!啊……”的一聲,何小幼痛的昏厥過去。
接著,劊子手把何小幼頭上的肉皮割開,將那塊皮肉一分為二、耷拉下來遮住何小幼的兩個眼睛,大喊道:“遮眼罩!”“啊喲!啊!我的一頭秀髮!我的發……”何小幼被活活痛醒了,看見自己被割下的頭髮已經全部變成白髮,何小幼昏厥過去。痛徹心扉的割肉之痛,令何小幼身體和靈魂都倍受煎熬。
菜市口四周圍觀著一群看客,都等著何小幼這個惡霸被梟首,大家指指點點,議論紛紛道:
“這就是那個橫行霸道的老混賬?我呸!還育人子弟!!就是一個偽君子!還讓他喘氣幹嘛?!一刀砍了算了!”
“這個老不要臉的,老孃去年為了孩子的學習去私塾求他,他竟然還想吃老孃豆腐!我呸!今天終於罪有應得了!”
“什麼是凌遲處死啊!”
“這凌遲處死,俗名千刀萬剮,也叫八刀刑,也可以割上九千九百九十九刀。就是將那些罪惡滔天的犯人或人類禍害慢慢切割,慢慢*。你看吶,鮮血直流,慘不忍睹。”
“為什麼要遮住這禍害的眼睛啊?應該讓他看看還有青天白日大老爺!還有帝王與法律!”
“遮住眼睛,為了避免這個偽老師與劊子手四目相對,防止他在極其痛苦時放射出異常陰冷、恐懼的目光而使劊子手心慌意亂,影響行刑;也防止他陰魂不散去禍害別人。”
劊子手依次拿著一簍編上號碼的鋒利刀具慢慢切割何小幼:第一刀,切 胸口(一律從左側開始,下列其他部位亦然);第二刀,切二頭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第七刀,切小腿至膝蓋;第八刀,梟首。在一陣陣淒厲的慘叫聲中,何小幼面色蒼白,滿天大汗,被活活疼死。何小幼被支解後的屍體殘骸放入簍子裡,頭顱則公開示眾。
自此宣城何氏一族全都散了,詩歌培訓班完全文化自由,市場一片和諧,再無打架鬥毆事件。新潮派詩歌培訓班在趙聞道等人帶領下越辦越好,學習古詩、現代詩的文藝青年也越來越多。
宣城惡霸除了以後,第二天我和劉戍將軍也騎馬趕回去。
在路上,劉戍突然問道:“大詩人,我昨天聽你說'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覺得這句子特美,什麼意思啊?!還望大詩人不吝賜教!”
我勒勒韁繩笑道:“這是人生三種境界。古今成大事業、歷代帝王、大學問者,必經過這三種境界:‘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寓意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經,明確目標與方向,瞭解事物的概貌,如同我環遊九州後寫下兩部詩集。這也是人生寂寞迷茫、獨自尋找目標的階段,往往需要一個人苦修完成。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寓意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頻寬也不後悔。這也是人生的孤獨追求階段。譬如我走完九州,也是歷盡千辛萬苦,不是輕輕鬆鬆就能辦到;寫完兩部旅遊詩集更是在涉獵無數典籍、勤學苦練的基礎上才能厚積薄發而成。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說,做學問、成大事業者,必須有專注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也就自然能夠從寂寞王國進入自由王國。這也是人生的實現目標階段。如同我在完成環遊世界、完成詩集後,與天地日月融為一體,才能掌握旅途詩歌裡的哲學,參透其中真諦,真正解放心靈,毫無束縛。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大凡成功者在成功之前都是一個人默默修行,或孜孜不倦,或披荊斬棘,或雄關漫道,都是一個人孤獨而執著的。耐得住寂寞,方能修成正果,方能看見顛覆之美。 ”
“哈哈哈……貧道謝謝大詩人解惑,我對你這人生三境界也有所體悟,我現在應該還在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哈哈哈……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難怪聽人說大詩人為皇帝講課,每每講到酣處,都閉目而談,久久不倦,風度翩翩,神采飛揚。哈哈哈……看來一點不假!你是陶醉其中吶!”劉戍笑道。
“哈哈哈……逍遙兄,此話何意?難道我剛才閉眼了?我怎麼不知道啊!”我笑道。
“哈哈哈……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吶!哈哈哈……”劉戍笑道。
“哈哈哈………”我也情不自禁地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