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她在網上發起事物募捐後,熱心網友們捐贈過來的物品。
面對王嬸的詢問,顧雪婷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抬頭看向對方。
“我在的,王嬸,怎麼了?”
被叫做王嬸的婦人,拿出了一個籃子:
“我聽說明天你要給孩子們弄什麼元旦晚會,要做蛋糕,這不,我拿了點雞蛋過來。”
顧雪婷聞言一愣,連忙站了起來:
“額?那太好了,要不,我給你錢吧,不能白拿你東西。”
“不用不用,你幫了我們這麼多,怎麼好意思再拿你錢呢……”
“那,謝謝了。”
“不用謝,不用謝,要是沒事,我就先走了?”
“好,您慢走。”顧雪婷笑著點頭。
目送對方離開,顧雪婷的眼中並沒有多少笑意。
其實王嬸的笑容有些尷尬。
而這種笑容,只有顧雪婷和一些早期跟她一起過來的志願者,才會明白。
明白這種尷尬源自什麼。
很多時候,很多地方,友善和淳樸這兩個詞語並不是一定存在的。
窮山惡水出什麼來著……
這種話也不是信口雌黃。
真正去過一些偏遠地區,下過基層,支教過的人,才會明白這句話的意義。
如果說,一些縣城和鄉村裡,都有一個關係和權力雜交出來的怪物。
那這些地區的怪物,往往都會比內陸地區,經濟好的地方更可怕。
這不是危言聳聽。
這是事實。
一個女孩子來到偏遠地區基層做慈善,支教,首要問題不是錢,不是教育本身,而是自身的安全問題。
顧雪婷有善心,但她不是傻子。
她的經歷並不少,當然知道社會上的爾虞我詐。
所以,來到這裡也不是一個人,而是跟著兩個志同道合的志願者一起。
最初來到這片土地的時候。
他們一行人受到了很多異樣的目光。
因為在很多這裡的人看來,無事不登三寶殿,顧雪婷來到他們這裡,肯定是有什麼特殊目的的。
為此,其實在顧雪婷他們支教的早期,他們和本地人的關係並不融洽。
甚至產生了許多衝突。
當然,顧雪婷始終都以迴避為主。
顧雪婷對這種情況早就有所預料,她的眼睛裡總是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那光芒彷彿能穿透這片山區的迷霧。
因為,她來到這裡時,看到的不止是這些斤斤計較。
還有那些孩子們充滿渴望卻又略帶迷茫的目光。
她不喜歡成年人的齷齪,但她又希望這些孩子可以看到光。
畢竟,他們對山外的世界一無所知,卻又充滿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