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被人圍著。”
漢斯淡淡答道:
“放心吧,越是有人想殺我,反而越讓我堅持我的想法和信念。”
“你也知道,如今尖端科學領域發展緩慢、甚至停滯,很多利益階層根深蒂固,他們依靠舊時代技術的壟斷吃得盆滿缽滿,新技術的出現必將彎道超車將他們甩下。”
“這也是這些年科技領域發展艱難的原因,無數次歷史證明,每一次新型技術出現,都必將迎來一輪全新的商業洗牌。資本家們恨不得科學技術永遠不發展,他們甚至可以一直賣縫紉機賣到世界末日。”
“正如你所言,我作為多個領域的領頭人,如果在這裡退縮、或者表現出對他們的害怕,我的學生們、後來者們、還有誰能擁有無懼一切的科研精神?”
“可是……”
女秘書竭力爭取:
“安保問題和學術研究並不衝突……”
“夠了。”
漢斯擺擺手,打斷女秘書,鄭重說道:
“一會兒在會議上,千萬不要提這件事,今天這個會議很重要,全世界都在關注。”
不一會兒。
漢斯博士進入會場。
他的地位很高,即便放在全世界範圍來看,都是首屈一指的級別。
他前腳跨進大型會議室的那一刻。
裡面就坐的各位學術泰斗、學術大拿頃刻安靜,全部起身,對漢斯博士鞠躬問好。
入座後,會議開始。
這是一場決定人體科學領域發展方向的全球性會議。
資源和人才都是有限的。
全世界有那麼多學科,有那麼多分支,有那麼多具體專案。
尤其是這種世界級、全球性的專案,不是一個國家、乃至幾個國家可以搞定的,必須全球協作起來一起發展才行。
這種情況下,方向尤其重要。
很有可能,某一個方向前中期一片順利,結果最後卻發現是走不通的;也有可能某個方向前中期一直碰壁毫無進展,但一旦突破瓶頸,後面就是陽光大道。
前面這幾百年,點歪科技樹、走錯科技選擇道路的事情時有發生,繞了很多彎路。
最典型的一次案例,就在22世紀初人類準備面對星海宇宙遠航時,無工質飛船發動機和工質飛船發動機之爭。
全球科學家形成勢均力敵的兩派。
一方面傳統派,認為應該繼續發展工質發動機;然後在宇宙航行過程中,採取不斷利用氣體行星補充燃料的階梯式前進計劃。
另一方面革新派,認為應該放手一搏,集全球之力研究無工質發動機,一勞永逸解決宇宙遠航問題。
最終,革新派憑藉劃時代的想法獲勝,全世界科學家們開始有關無工質發動機研究。
結果,數百年過去……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檢視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
最終證實,無工質發動機只是一場幻想,一場美夢,完全不適用於宇宙航行;至少,在當下時代的科技加持下,完全不適用。
幾百年的時間就這樣浪費,人類又回頭轉向工質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