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林在高盧地區混,信仰的就是阿里烏斯派的教會,因為牧師為了傳教時不時會接濟一下窮人,也就是給口飯吃,一般都是一頓飯,他趁機拉人多吃點,連吃帶拿,能頂一兩天。
但既然來到不列顛島了,那麼自然要懂得靈活變通,德魯伊信仰嘛,他也可以信,順便看看能不能討點什麼吃的。
誰有用,就信誰。
羅林效忠的是不列顛總督,至於信仰教派什麼的,等到了下一個城鎮,他還得去教堂混一混,看看能不能蹭一點聖餐。
他主打一個務實主義,信仰不要浪費,誰給好處就信誰。
這是一個小型的阿瓦隆祭石。
阿瓦隆信仰大部分都是在偏遠地帶,不列顛原住民部落,靠近康沃爾郡、多賽特、威爾士等地的山區林地。
負責維護的德魯伊就只有一人,還帶著兩個見習祭司,因為地方比較偏,沒有太多信徒來,看到羅林等人前來後,立刻便大喜過望,這些人一看就是流亡者,要是能讓他們皈依阿瓦隆信仰,那可是不小的傳教功勞。
阿瓦隆信仰也有自己的教派,正式化,組織化,全名是‘不列顛德魯伊祭司教團’,派上戰場還能鼓舞士氣,屬於特殊神廟兵種。
羅林混吃混喝熟得很。
他裝模作樣表達對阿瓦隆信仰的崇敬,然後一套簡單的祭祀儀式,還摳摳搜搜,非常心疼,從破爛的衣兜裡面摸出一點小魚乾,雙手託著五六個指頭大的小魚乾獻給了那德魯伊祭司。
真慘。
真窮。
那德魯伊祭司嘴角抽了抽,都不忍心收下,不列顛天主教會經常佈施,德魯伊教團雖然窮一點,但也不能太小氣。
於是沒過多久,羅林便美滋滋地回來了,連吃帶拿,用衣服兜著,手裡面還拿著一個木梨在啃,就是那種皮很硬的梨,產自美索不達米亞,然後透過希臘羅馬傳播到不列顛島,德魯伊信仰經營山林野地,阿瓦隆祭石周邊就有大片山林果園。
其他人各自分了一點。
一個小個子的流亡者少年扛著長矛,啃著木梨,朝著羅林狠狠地豎起了大拇指。
真有你的。
當年阿里烏斯派牧師傳教,羅林就時不時打秋風,現在到了不列顛島,他照樣混吃混喝。
那德魯伊還高高興興地送他們離開阿瓦隆祭石。
並表示過段時間,就帶弟子去他們的村莊,不但教他們種地,還給他們送一些農耕工具,甚至可以想辦法借一頭牛來。
阿瓦隆信仰最近也在發生一些變化。
許多的德魯伊都得兼修種地知識,並且傳播信仰的時候,必須加上‘農業’神職,阿瓦隆信仰最盛大的節日,也變成了‘豐收祭’,整個教派信仰都在轉變,甚至德魯伊的形象,都在朝著精通農業的專家變化,主打一個以‘農業’為核心,構築阿瓦隆信仰的神職聖域。
耕戰。
耕自然是阿瓦隆信仰,戰就得是勝利女神了。
小小插曲。
羅林帶人沿著大道趕路了兩天,終於是抵達了集結營地,其他人啃了一路的乾糧,他路過教堂祭石連吃帶拿,看著氣色都比出發前還要好。
不過他覺得不列顛的牧師沒有阿里烏斯派的牧師大方,所以他決定以後皈依阿瓦隆信仰了。
絕對不是為了德魯伊祭司許諾借給他們的那一頭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