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日早上,國家整體局勢已經變得很明朗了,必隆的頹勢已經無可挽回。
9月21日,必隆宣佈辭職,逃往烏拉圭,英雄落幕。
科爾多瓦政變方宣佈勝利,並在科爾多瓦組建了以愛德華多·洛納爾迪將軍為首的新政府。
9月22日,在科爾多瓦進行的勝利閱兵上,新政府的流星與還有一架軍用飛機廠生產的箭2戰鬥機。
箭2戰鬥機受到聖馬丁飛機廠的刺激,在這次空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聲名遠揚。
9月23日,新的阿根廷領導人愛德華多·洛納爾迪將軍的專機,由兩架流星和2架箭2護航飛往首都接管這個國家。
軍隊再次干預了國家的政治和社會危機。
必隆時代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啟。
......
全國很多地方支援了這次軍事政變活動。
叛亂部隊控制陸軍和海軍並用轟炸來威脅首都,必隆政府屈服了。
星期一必隆垮臺的訊息傳出以後,到處欣喜若狂的人群湧到大街上。
他們拖著必隆前妻愛娃·必隆的塑像走過大街。
阿根廷人民以為好日子即將到來,卻不知道更大的困難也即將到來。
現在軍政府控制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只在一些孤立的尚被必隆主義分子把持的地區戰鬥還在繼續。
聖赫塞密切關注這次活動,而獵鷹局的情報紙片一樣飛速傳播到布蘭卡市。
他內心頗為複雜,並不支援這場軍事政變,這是對阿根廷軍人對文官政治體系的嚴重破壞。
但形勢所迫,這次在內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雷恩軍工和聖赫塞系工廠,獲益眾多。
也許一個嚴格的憲政主義者不會指責 1943 年的軍事政變,用一個同樣沒有代表性的軍政府代替了一個腐敗的,沒有代表性的政府。
儘管必隆的統治成果相對差,而且第二任期有些擺爛的樣子,然而兩次選舉總統的方式是相當透明和公正的。
這是20 世紀到現在軍人已經時第二次推翻在透明和自由選舉競爭中產生的民選總統,伊波利托·伊裡戈延和胡安·必隆,——都是以挽救國家的名義。
在軍方看來,這些文官政治家又一次激起中產階級的叛亂,從而使國家處於危險中。
只是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拉美非常罕見罷了,卻沒有忽視國外矛盾和國內矛盾導致的各種環境,聖赫塞當然不是為必隆辯護。
聖赫塞其實想的是發展一下國家經濟,增殖人口,而不是一天到晚罷工,財富不會憑空產生,哪怕現在承接不到什麼產業轉移,也要努力地擴張經濟,資源出口永遠不行。
可是真正的敵人是美國佬,以及她的走狗巴西佬,美國封殺阿根廷,搶奪阿根廷出口市場,還禁止阿根廷產品進入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甚至更嚴格的時候還嚴禁出口機器、鋼鐵、機床等化工裝置到阿根廷,實施經濟貿易封鎖,要突破並不容易。
內部的矛盾則是懶漢福利,無限的福利,財政支出,以及動不動的罷工,還有封建式的土地制度,是過度保護的幼稚工業,是瘋狂的關稅。
這些將軍們肯定沒有讀過《矛盾論》《十大關係》之類的書籍,只是想找個替罪羔羊,好讓國家回到正軌。
可惜,時代已經不能倒退,阿根廷已經回不到自由貿易時代。
就如同6月份的那場空戰一樣,愛德華多·洛納爾迪將軍發動了軍事政變,目的是結束正義黨“對阿根廷文化和經濟的破壞”。
儘管他們的政變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