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郡太守:徐舟;
襄安郡太守:江平;
北河郡太守:于謙;
西陵郡太守:王郭;
南昇郡太守:張既;
武原郡太守:長孫順德;
沙陽郡太守:蒙毅;
河宣郡太守:屈原;
河涼郡太守:張柬之。
最重要的盛瀾道之後,接下來就是燕北道官員。
作為原鎮東軍體系力量最為龐大的一個地方,這裡的郡守,如果沒有足夠的手腕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在這裡實實在在的紮下根來。
而且,這一回,藉著大封群臣的關係,大量的燕北老臣都被充實中央,又或者是被分配到了各地為官,儘可能的開啟燕北這個龐大的團體。
接下來,就該是派遣真正有能之人,讓燕北道也完全落入他的掌握之內。是的,是王羽他的掌握之內,而不是王氏的掌握之內。
就像是鎮東軍一樣,必須是王羽自己的軍隊,而不能是某個人或者是某個家族的私兵。他底下的將軍可以掌握軍隊,但只能是王羽讓他掌握才行,王羽如果不讓他掌握的話,他就只能乖乖的讓出兵權,而不存在那個龐大的軍事集體收不回兵權的情況下。
鎮東軍的軍隊是這麼一個道理,燕北的各個地方官員同樣是這麼一個道理。
這次,王羽統籌全域性之後,對燕北九郡採取了新的任命。
燕北道刺史,蕭何,別駕,張選。
遼陽郡太守:宋璟;
武都郡太守:商輅;
武平郡太守:王冕;
武興郡太守:韓愈;
樂平郡太守:王居之;
昌原郡太守:王潛善;
邊原郡太守:龐籍;
固原郡太守:高士廉;
黑水郡太守:李綱。
王居之、王潛善,這兩個不僅是燕北老臣,而且還是王氏一族的人。
甚至,一聽王居之這個名字,就知道,這一位和王當之,王升之這些人是一個輩分的人。
不過,王氏一族之中,確實有好幾個支脈都是之字輩。
王羽雖然刻意想要將椰北老城都調往四方,以為他徹底完全將燕北拿在手中,讓這個地方能夠百分之百聽自己所令,而創造機會。
但是,也不能夠不給人家留一絲一毫的餘地。故而,九個郡守之中,到底還是留出了兩個沒有動他!
再則,他總歸還是要注意點吃相的。
不久前才剛剛完成了鎮東軍的軍改,現在又大張旗鼓的對於地方官員下手,如果一點餘地都不給人家留的話,狗急了,還要跳牆,兔子急了還要咬人呢,更別說人了,更不要說這些累世勳爵的貴族了。
當然,九個郡守,三分之一都是出自於王氏一族,也是表明了王羽的一絲態度。
六道之地,盛瀾道與燕北道這兩道才是重中之重,在官員的調動和任命之上,需要用點心。
至於剩下的四個道,相對來說,就不需要像那兩個道那樣考慮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