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為本,學者為先,學術為基,學風為要。
佔地面積超過8000畝的之江大學,相比起TOP4而言,只是大而不強。
拋開農學專業後,其11個A+學科只剩5個,而單從農學看,之江大學也排在華國農大、華中農大、建鄴農大之後,位列第四,且400出頭的總分上與前三者1000、770、720分相比,也是相差甚遠。
復旦不一樣。
不同於‘網上沒輸過,現實沒贏過’的哈工大和華國科大,復旦大學是有真實力的,也具備良好的學術氛圍。
畢竟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有著清北的實力,他們可以在人生道路抉擇的時候選擇復旦大學進行一些現實的平衡,但絕不可能去哈工大或者華科大。
網民把口號喊得再高也沒用,因為他們考不上,隨便吼吼看熱鬧不嫌事大而已。
等到他或者他自己的孩子考大學的時候,但凡他有那個分數,也絕對說不出這話來。
文史類處於頂尖位置的復旦大學,距離清北,也就僅僅是人文底蘊。
工科,是可以靠錢砸上去的。
只要這一塊補上,資金再跟上,假以時日,比肩乃至超越清北,這不是什麼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王德超聞言沒有急著說什麼,而是閉上了眼睛,默默的思考著。
此刻,他的腦子裡回想著的是燕大的百年曆史……和榮光。
燕大學生懟天懟地懟空氣,懟明星懟名人懟政要,一次又一次的挺身而出站在時代之巔,為國家為民族發聲,這才是燕大的靈魂。
良久,王德超睜開了眼睛,目如利芒的看著卿雲,“你的意思是這是一次發聲的機會?”
卿雲笑了,開啟自己的檔案包,將三份檔案遞了過去。
王德超接過來只是看了看標題,就嚇出一身冷汗。
《關於實行網際網路有限實名制的建議》、《關於反網路暴力法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論證》、《關於網際網路資訊內容生態綜合治理的建議》
他感覺此刻捏著的,不是三份檔案,而是三個燙手山芋……不,是硝化炸彈,不穩定的那種。
檔案什麼內容他都不想看了,拿著檔案在手上拍了拍,王德超一臉問難的說著,
“後面兩個我暫且不說,伱這個網路實名制……02年的時候,華清大學新聞學教授李希光就以議案的方式提出來過。
當時他在會上提出應該禁止任何人網上匿名,他認為在網上寫東西發表意見是遵從於現實法律的。
但是,這個提案被否決了,都不是擱置爭議,而是直接否決。
其理由是網路實名制侵犯了網民隱私,洩露個人資訊,同時會縮小網路生存空間,阻礙網路的普及,也是扼殺網路輿論,遮蔽網民呼聲。”
在王德超看來,卿雲把這個問題想簡單了。
網路輿論,並不是一個簡單一言二語就能說清楚的。
各有利弊。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