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李曉波:“不要再去糾結考場上的錯題了,你們記住,你錯的每道題,丟的每一分,都是為了遇到更好的人。”
“你對的每道題,得的每一分都是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
黎方平跟著的致辭充分詮釋了,什麼是‘不想當語文老師的班主任不是好數學老師’。
“從今天起,你們就不再是我口中最差的一屆學生了。”
“成年了真的有很多無奈,希望你們永遠不成年,但又希望你們快快長大。”
普通班班主任王凱:“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教室裡又會填滿一堆傻孩子,但已經不是你們這群瓜娃子了。”
……
畢竟是人群聚集,特殊時期,也沒搞其他的什麼儀式流程,畢業典禮在師長致辭後便結束了。
剩下的便是各回各班,還要發志願機讀卡,班主任也會有事情交代。
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同學錄需要填。
不過,隨著時光的推移,同學錄這玩意兒也越來越淡化了。
手機時代、網路時代,讓溝通變得了簡單和隨時隨地,再也不是那個上了大學後同學之間需要寫信交流的年代了。
重生回來的卿雲,望見手邊堆集著的同學錄,心裡一陣膩味。
要是2004年就好了。
大家在chinaren上面建個同學錄不就好了?
38歲靈魂對同學錄其實並沒有什麼感覺。
很多此時熟悉的人,我們認為很重要,事實上幾十年過去,回頭再看,都只是過客而已。
其實,有的是人,中學畢業多年後,就再也沒有跟中學同學們發生任何交集和聯絡。
當真正長大了,忙於工作、家庭,有的是要做的事,要想的事。
很多的人和事,經歷了就好,不必太在意。
在時間面前、社會面前,每個人都很渺小。
很多人本來就不是一個圈子的,不過機緣巧合做了同學,幾年下來也沒講幾句話,紀念什麼?
所有人不斷地在認識新的人,不斷遺忘一些人,這就是生活。
真正需要銘記的人,根本用不上同學錄。
當然,這些事也只能在心裡唸叨唸叨,此時他還是隻能一筆一劃的在同學錄上面寫著臨別贈言什麼的。
不過偷懶就必不可少了。
背過的古詩詞,這時排上了用場。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莫愁天下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諸如此類,又不要錢,往上寫就是了。
……
“……志願就講這麼多!填報志願的時候,大家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說罷,望著下面的學生,黎方平笑了笑,
“其實……蜀大也挺好的,畢竟它也是石室中學分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