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玩物喪志的遊戲機’
石廣勇作為經濟學院的院長,他對於市場的洞察力和經濟現象的理解遠超過常人。
然而,即便是他,在聽到卿雲將遊戲機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聯絡在一起時,也不禁感到一絲意外。
在他的傳統觀念中,遊戲機更多是家庭娛樂消費的一部分,與科研和產業發展似乎風馬牛不相及。
“遊戲機,這個在很多人看來只是娛樂的工具,其實在計算機硬體的發展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卿雲繼續說道,“遊戲對計算機圖形處理能力的要求極高,這直接推動了圖形處理器(GPU)的發展。
而GPU的發展,又反過來為遊戲提供了更加強大的圖形渲染能力,使得遊戲畫面更加逼真,體驗更加豐富。
不僅如此,遊戲對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記憶體容量、儲存速度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
這促使計算機硬體製造商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推出效能更強、速度更快的硬體產品。可以說,遊戲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計算機硬體的發展。
1977年雅達利2600推出,如現在你們看到的圖片,並引發轟動,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家用遊戲主機系統,到1992年停產時累計售出了3000萬臺。
遊戲機之所以能在很長的時間內,成為一個單獨的計算機種類在飛速發展,有賴於人們愛玩的天性,和越來越有趣且強互動的遊戲體驗。
由於遊戲機的大規模銷售,帶來大量對晶片的需求,遊戲軟體也逐漸成為當時對晶片銷售帶動作用最大的應用。
&nmodore,Apple和Tandy三家公司都在這一年釋出了自己的商用個人電腦,個人電腦時代開始大規模的到來,如下圖,從左到右分別是Commodore PET 2001,Apple II和Tandy/RadioS 1,其中Apple II是最為成功的,到1993年停產時賣出了400萬臺。
不過現代意義的個人電腦的標準其實是艾比誒木奠定的。
它在1981年推出了艾比誒木5150個人電腦(俗稱艾比誒木 PC),作業系統是由微軟開發的Microsoft Basic,儘管在時間上落後上面三家公司,但是由於其出色的設計,銷售額大大的超出了艾比誒木的預期。
光是在1983年,艾比誒木就售出了超過75萬臺PC,艾比誒木也幾乎立即成為大多數微型計算機軟體開發的主要目標。
1984年,艾比誒木在PC市場的收入達到40億美元,是蘋果的兩倍多。
1985年《財富》雜誌的一項調查發現,擁有個人電腦的阿美莉卡公司中有56%使用PC,而16%使用蘋果,PC在今天也成為個人電腦的代名詞。”
“第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應用軟體,不僅創造了巨大的市場,而且還極大的帶動了硬體技術的發展和作業系統生態的繁榮。
到1985年後,微軟在為艾比誒木開發了BASIC作業系統後,也繼蘋果公司之後,推出了圖形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並在1990年推出MicrosoftOffice,並在此後快速拿下全球辦公市場大約90%的份額。
Office可以說是世界軟體史上劃時代的產品,而且長盛不衰幾十年,也是微軟公司可以和windows並列的最為標誌性兩個軟體產品之一,微軟到2022年累計從OFFICE軟體獲取的收入高達幾千億美元。
不僅是Office這樣的辦公應用,微軟也意識到,作業系統的競爭其實更多在於上層的應用軟體生態是否繁榮。
而除了硬性的辦公需求,以遊戲為代表的休閒娛樂需求最為旺盛,因此微軟開始下大力氣最佳化windows的遊戲效能。
1995年釋出Windows 95時,遊戲效能和新開發工具介紹成為了釋出會的高潮,比爾·蓋茨直接出現在了系統畫面中親自說明,足以看出他對遊戲的重視程度。其後越來越多的遊戲在windows上執行。
同時微軟在應用側開發了IE瀏覽器,滿足使用者上網的需求,
多媒體同樣是巨大的需求,人們希望能在電腦上聽音樂和播放影片,微軟也同樣發展了相關的應用。
下游的辦公,遊戲,多媒體,上網等應用軟體極大地滿足了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需求。
而對這些應用軟體的重視,軟體生態的繁榮,使得微軟的windows長期成為市場上佔據統治的作業系統,也使得PC的份額遠遠的超過其他個人電腦,成為個人電腦的代名詞。
不僅如此,軟體應用的不斷發展,又反向推動了硬體效能地提高,像遊戲、剪輯、圖形處理、3D建模等對晶片算力有極高要求的軟體,直接推動了獨立顯示卡的發展。”
雲帝越來越找到前世在講臺上那種揮灑自如的狀態了。
他在白板上又寫下了個詞語:
市場需求、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