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庭面臨危機的時候,讓孩子走出大學,靠自己雙手養活自己,是窮人不得已的選擇,也是社會輿情最主要的看法。
八十年代,華國國內很大一部分人不讀高中而去讀中專中師,不是沒道理的。
特別是對這裡的女孩子而言,求學更是艱難,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哪兒都一樣。
伊曼妲算是幸運的,母親並沒逼著她早點嫁人。
當然,也是因為她的母親,便是坦國第一代大學生的緣故。
但婦女在非洲的工作更是艱難,本就肄業未婚生子而又揹負社會歧視的伊曼妲的母親,又能找到什麼好的工作呢?
無非便是打著很多份零工,來養活整個家庭。
現在伊曼妲面臨的便是兩個弟弟也相繼進入大學,家庭開銷再也無力承擔的問題。
讓她不甘心的,是她只有一年就要畢業了。
而此刻,做學伴的補貼雖然少,但對於她來說,完全是拯救她前途的錢,沒這筆錢,她書都念不下去了。
伊曼妲話語中的堅韌和自強,讓孔子騫對她產生了不少的同情和好感。
他不由自主地想要更瞭解她,“那你為什麼選擇繼續學習呢?難道不想早點工作嗎?”
此時,伊曼妲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想透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想走出非洲去世界看看,比如去華國當一個斯瓦希里語教師之類的。
雖然現在很艱難,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有更好的未來。”
孔子騫聞言笑了笑。
這個鳥語……
在華國,估計只有某些大學才有。
但是,有夢想且願意去追求的人,很美。
他難得正經的開口說道,“伊曼妲,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而一直悄悄小心翼翼觀察著他微表情的伊曼妲,此時臉上也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謝謝你,孔子騫。我會努力的。”
孔子騫也沒繼續多說什麼了,只是讓伊曼妲帶著他去領書。
一方面為伊曼妲的遭遇確實感到同情,另一方面他卻覺得這非洲小姐姐也太單純了些。
這麼輕易的將家庭的困境說出來?
要是遇見有壞心思的人,說不定就會以此作為突破口,拿學伴換人來要挾她做些齷齪的事情。
如果伊曼妲說的全是真的,那麼問題就來了。
在一個以精英教育為培養體制的國家,大學生裡出現傻黑甜的可能性不能確定說很低,
但幾年來透過勤工儉學考上大學的女孩子,孔子騫並不認為對方會是如此的單純。
否則,早就被人打來吃了。
這並不能完全說明眼前的黑珍珠是有著一顆浸染印度洋的茶心,只能說,對方對自己的戒備心不小。
就和打遊戲一樣,對手故意暴露出來的弱點,那就肯定不是弱點了。
而是陷阱。
順著這個思路,孔子騫倒是看明白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