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華國已經完成了產業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正在積極尋找新的投資出口。
在江尚義看來,那位炎黃小卿總的出現所帶來的影響,遠超建立炎黃集團本身。
這個時機太巧妙了,正好是網際網路泡沫被戳破的恢復期裡。
而華國站在經濟社會轉型的十字路口上時,那位小卿總卻靠著自己崛起的例項,引領著民間產業資本走向產業升級的道路,而非盲目追隨90年代末期網際網路產業的熱潮。
現在華國社會的造富神話,不再侷限於網際網路領域的神童與大佬,而是轉向了更具實體價值的科技企業。
炎黃集團所創造的年利潤規模,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像章朝陽、程天喬這種網際網路公司年利潤幾億和炎黃集團科技企業這種年利潤過百億的對比,太明顯了。
這一鮮明對比,徹底打破了人們的認知天花板。
隨著理念的轉變,人們的胃口也隨之增大,對產業的期望值也水漲船高。
而對於地方來說,像炎黃集團這種動輒拿地幾千上萬畝,解決當地上萬人吃飯就業問題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想到這裡,江尚義嘆了口氣,“董事長,儘管我也覺得很不舒服,但我們必須正視國內市場的變化,不能僅僅停留在過去的認知上了。”
章忠謀聞言,面色微微沉了下來,他其實也清楚江尚義所言有理。
資訊的時代,訊息的流通遠比以往頻繁,國內的風向轉變他並非全然不知。
只是心中那股不願服輸的執念,讓他難以輕易接受這事實。
緩緩地搖了搖頭,他輕聲罵了一句“靠北!”
隨後,語氣中帶著一絲狠戾,“那就更不能讓他們起這個勢頭了!”
江尚義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雖然炎黃集團在半導體產業的具體進度對他們而言是個謎,但內地學界的動向卻並非無跡可尋。
那些曾經因資金、技術或政策限制而被迫按下暫停鍵的課題,如今正紛紛重啟,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董事長,後發優勢不容小覷,他們可以避開我們走過的彎路,直接在我們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突破,這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江尚義進一步解釋道,試圖讓章忠謀更清晰地看到形勢的嚴峻性。
章忠謀沉吟片刻,似乎在權衡利弊,最終他揉了揉自己的鼻翼,似乎下定了決心,
“那就我們也出點資金和裝置,這總行了吧,但記住,我們要控股權,這本質上就是生意,借他們的資金和人力資源孵我們的蛋。”
江尚義卻深知這其中的複雜與風險,他謹慎地開口,“恐怕不行,這方面阿美莉卡和當局都是有管控的。”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再說了,一旦我們投入技術,那麼要不了兩年,華國便可以學會。
技術這東西,一旦流傳出去,就如潑出去的水,難以收回。
何況還有裝置,這更是嚴格管控的物資。
無論是光刻裝置還是蝕刻裝置,或者是化學氣相沉積相關的配套裝置,這都是瓦森納協議嚴格禁止的東西。
一旦流入到華國,不僅我們的技術優勢將蕩然無存,夷積電也很可能會陷入被動,甚至面臨國際輿論和政策的雙重壓力,得不償失。”
章忠謀微微搖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尚義,這裡面有個資訊差,你或許還不清楚。
阿美莉卡實際上已經放寬了對華國的限制。
我有確切的訊息,因特爾已經將一批技術轉讓給了炎黃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