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瀏決定不再糾結於卿雲的評價,而是專注於手頭的工作,展現出自己的專業能力。
就當聽了王八唸經一般。
卿雲似乎沒有注意到劉瀏的心理戲,他隨手扔給劉瀏一個記錄本,“把現在質譜儀上的引數記錄一下,”
他的聲音中帶著些許命令的口吻,同時指著實驗室中的其他幾臺機器,
“同時記錄那些引數,我需要你同時處理。”
劉瀏的臉色有些難看,他感覺自己像是被當成了實驗室的雜工。
但他也清楚是什麼原因。
他遲遲不去找卿雲,估計是把這位小爺給得罪了,現在給自己氣受呢。
要是放在以前,得罪了也就得罪了,他得罪的人還少了?
但此刻窺見卿雲實力的一星半點後,劉瀏覺得該服軟還是得服軟。
科研這玩意兒,講天賦,也講經費。
一個擁有絕對天賦的少年,在沒有經費的約束限制下,且還有一堆大佬給他打下手的情況下,未來的成就有多離譜這是誰也無法預料的。
風骨算個屁,這個時候講風骨純屬腦殘。
趕緊抱著這條顯然很是粗壯的大腿,保證自己科研經費無憂才是正理。
劉瀏老老實實的做著一切,如同當年在實驗室給導師做牛馬一般繼續做著牛馬。
他開始認真地記錄下每一項引數,儘管這些工作對於他來說有些枯燥,但他知道,這是瞭解卿雲實驗流程的最好機會。
卿雲似乎對劉瀏的服從感到滿意,他埋頭於自己的工作中,切割著多晶矽,全神貫注。
劉瀏雖然心中有些不滿,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卿雲的工作態度和專業能力讓他敬佩。
那一手的矽切割,沒有二十年的功夫,是做不到這麼行雲流水的。
這貨難道是什麼先天聖體不成?
半個小時後,卿雲再次扔給劉瀏一堆資料,“你整理一下,這幾天形成一篇論文發了。”
劉瀏接過來看了看,很是無語的望著他:“這……都是工藝流程引數啊。”
他其實很想罵一句,這篇論文的科研意義何在?創新點在哪?
卿雲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他頭也不回地說著,
“意義在於標準,以後國內統一按照這個測試方法來測試。”
劉瀏聞言愣了一下。
他想說,好大的臉!
不過仔細想想也就明白了。
這貨確實臉大。
聽說國內只要是有名有姓的實驗室,都接受了炎黃集團和國家共同發起的半導體發展基金的資助。
雖然這隻基金是由國資委下屬的央企中金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執行管理事務,能保證最大的公平性。
但是,炎黃集團是最大的出資人,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小卿總在避嫌,也避免落人口實。
此時,卿雲抬起頭來,望著劉瀏鄭重的說道,“對了,發《材料科學與工藝》,不要發其他的地方。”
劉瀏聞言頓時呆了,他想了半天才想起這份期刊是什麼,而後不確定的問著,“北核?四區?這是什麼操作?”
卿雲解釋了一句,“那是工信部和材料研究學會主辦的。”
說到這裡,他嗤笑了一聲,“我們華國的標準,發國際上去做什麼?讓他們學嗎?”
別的不說,至少在氯鹼工業體系下的多晶矽製備路徑,他便是這個世界的王。
不過這話,把劉瀏也是嗆得說不出話來。
他不傻,他的專業也是這方面的,所以他很清楚,卿雲提出來的方法,確實是領先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