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國解釋著,“董事長,你說的沒錯,從材料屬性上低碳不鏽鋼確實存在替代石英玻璃的可能,但是低碳不鏽鋼有個問題,他不能長期使用,而且熱穩定性怎麼保證?
最主要的一點是,石英玻璃最大耐熱溫度是1500℃,安全耐熱溫度是1200℃,滿足多晶矽生產所需的1050℃以上的要求。
而低碳不鏽鋼,比如304L不鏽鋼,一般使用溫度範圍為196°C至800°C,310S不鏽鋼超過800℃後機械強度降低,317L不鏽鋼雖然耐熱溫度可以達到1500℃,但它蠕變強度導致它的膨脹係數不達標。”
卿雲認真地聽著張惠國的解釋,他點頭表示理解,但隨即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張老,您一直在強調耐熱溫度的高限,我是不是能得出這麼一個結論:還原爐的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可能會加快,產量越高?
如果結論成立,我的問題是,為什麼是恆定的1100℃,而不是1150℃?
我的想法是,如果這個溫度是可變的,且產物效率是隨之變化的,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去尋找一種新型的材料來替代?”
這個問題把張惠國問得都有點呆愣了,這董事長……
這麼妖孽的嗎?!
一眾大佬眼裡也是異彩連連的。
這是……
掌握概念產生疑問推導論點生成實驗驗證想法?
而此時張惠國摳了摳眉頭,沉思了片刻,然後坦率地回答,“小卿總,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之前確實沒有進行過深入的實驗研究,也沒做過驗證實驗。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按照傳統的操作標準來控制爐溫,還原爐爐溫是控制在1100度。
至於為什麼是這個溫度,是因為當年我在漢斯貓家考察時,偷偷見別人就這麼控制的。
你的問題……我想,石英玻璃的耐熱安全限度是1200°,而漢斯貓控制在1100°,那麼很可能結論並非是溫度越高越好,所以很可能石英玻璃是夠用的。”
眾人聞言也沒指責張惠國這太不嚴謹之類的話語。
因為,這才是國內初級階段的常態。
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因為國內很多工業都是這麼搞的。
進行還原工程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說好聽點,叫做摸著石頭過河。
主要目的就是先解決‘能不能造出來’的問題。
先得有,至於怎麼來的,不管,填補了空白再說。
下一步,在解決改進的問題而進行魔改的時候,就像電腦排查故障的配件替代法一般,不斷進行替換,自然也就懂為什麼是它了。
所以幾個大佬對張惠國說出來的話沒有任何異議。
他們更感興趣的,是面前這個不斷提出問題的少年企業家。
先天科研聖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