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年起,草稿紙便不能帶出考場了,帶出來通通按照作弊處理。
2003年以前倒是無所謂的。
很多人都會把答案在草稿紙上記錄下來,第二天或在學校裡或者拿著刊登著答案的報紙進行估分。
卿雲也從牛仔褲褲兜裡面拿出自己的草稿紙,一個個的對了起來。
他的做題習慣很好,草稿紙嚴格按照16宮格形式摺疊,開啟後自然便是一道道題目的答案。
顯然,這裡有遠比他著急的人。
遠遠的看到他和秦縵縵進來後,田間忙組織幾個老師,過來便要走了倆人文科科目的草稿紙。
理科的……
還是等他自己對吧。
有些題目太簡單的,卿雲草稿都沒打,也就只記了個答案。
幾人配合下來,很快分數便出來了。
語文138,這個成績讓李曉波樂得合不了嘴。
在基地班教語文,著實沒有什麼成就感。
但小半個學期,將一個學生從110分帶到接近140分,這成就感是槓槓滴拉滿了。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妥妥的名師啊!
不過,李曉波還是搖頭嘆息著,臉上寫滿了遺憾,
“可惜了,要是再給我一個月時間,你的語文成績能上145!”
黎方平沒好氣的推了他一把,“吹牛不上稅是吧!”
李曉波嘿嘿的笑著,接過卿雲遞過來的煙,到一邊自在的點燃開始吞雲吐霧起來。
數學150分,毫無懸念。
黎方平關心的是總分。
待到各科分數出來了,他拿出計算器,抖著手一個個按著。
作為一個數學老師,幾個加法還要用計算器,這太誇張了。
但沒人笑話他。
雖然眾人心裡都有了答案,但總覺得不真實。
黎方平哆嗦著嘴,“138加上數學150加上英語148加上理綜296,等於……732!”
此時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驚呆了。
望著計算器上那個讓人眼睛發脹的數字,田間喃喃的說道,
“這裸分……恐怕是高考全國卷有史以來最高分了吧?”
圍觀者不知道是誰插了一嘴,“網上不是說燕京1998年的理科狀元張鎮風裸分748分嗎?”
田間沒好氣的瞪了好事者一眼,“少看點網上的傳言,98年燕京市理科叫施海夏,燕京80中的。
他的總分是686分,還不到700分。”
說罷,他冷笑了一聲,“燕京?高考?呵呵……”
眾人不知道想到了什麼,都笑了起來。
500掛零,在豫州省,連個專科都上不了,但在燕京,清北隨便進。
“去燕京,掙一個燕京戶口回來,讓我們的子女也享受享受。”
眾人也在感慨著,有的時候,再努力都不如別人生的好。
人群裡只有卿雲隱晦的翻了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