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時,華國年產計算機數量達到8083萬臺,佔全球出貨量的37%。
而到2011年時,華國年產量達到3.16億臺,佔全球出貨量的90.6%。
這些後世發生的事情,雲帝門清,但是放在當時,誰能想到?
畢竟,只有神仙才懂熱力學第二定律方程式的。
所以,他的話語一出,無論是主會場的中層幹部還是分會場的產業工人甚至是科研人員,一個個都被震得目瞪口呆起來。
好吧,其實,行業之內沒有什麼新鮮事,他們大多數人對外資進入國內建設代工廠早有耳聞。
但在以往的日子裡,這些訊息似乎與他們無關,更多的是當作新聞來看看而已。
畢竟,在炎黃集團橫空出世以前,國內的品牌商們目光只在國內,只在國內‘友商’之間。
那時,國內的品牌商從上到下,成天想的,只是如何把傻逼的友商給乾死而已。
甚至主會場的很多人,以前都是生冤家死對頭的。
所以,此時,面對‘國際廠商已經在國內開始佈局’的現實情況擺在眼前時,所有人都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怎麼突然之間就要和國際巨頭們拼刺刀了?
沒錯,就是拼刺刀。
他們並不傻,眼前的資料足以讓他們明白了董事長的想法。
“回到現狀,現在我們面臨的情況是什麼?
我們的產能起來了,我們能夠走向世界了,但是他們會心甘情願的將市場拱手讓給我們嗎?
不會的……不會的!
他們不讓!他們把廠開到了我們這裡!
他們不僅不讓,還打算蠶食我們國內的市場!
怎麼辦?
我們只能去拼,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隨著他的聲音,沉默的會場裡,人們的鼻息粗重了起來。
班上,卿雲那清晰而有力的聲音再次在會場裡響起,
“既然他們在國內利用我們的人力、零配件價格優勢所代工出來的產品貼個牌就能出去賺錢,我們為什麼不行?
都是品牌商,我們同樣擁有技術、資源和市場。我們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為什麼要甘心做別人的附庸?”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彷彿在傳遞一種力量。
“他們的商業模式是兩段式貿易,計算機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就這麼多,再多產品會賣不出去。
大部分利潤被晶片這種前端上游供應商拿走,剩下的才是品牌商和代工廠的。
代工廠要賺錢,品牌商也要賺錢。
總饃饃就這麼大。
代工廠賺多了,品牌商就沒得賺;品牌商賺多了,代工廠就沒得賺。
他們的合作是博弈,天生充滿了對立。
而我們炎黃集團是自產自銷,產銷一體,集團內一盤棋,我們天生就具備優勢。”
卿雲的聲音愈發激昂,他繼續說道,“想想看,代工模式的侷限性在於它的依賴性和脆弱性。
我之所以在國內發起行業性併購,就是因為我認為,我們不能去依賴外資的代工廠來維持我們的生存。
我們需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掌握自己的生產和銷售鏈條。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他頓了頓,目光堅定地看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