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番操作下來,等於袁樹直接就把韓進和他手底下的廢物們給收編了。
整個茂陵縣不是以官府為主導開始春耕工作,而是以袁樹和助農組織為主,操持起了茂陵縣的春耕事宜。
這要是讓旁人知道了,怕也是要說一句“咄咄怪事”。
等實際操作之後,袁樹發現這幫傢伙確實不太行,很多事情辦起來還不如十三太保乾的利索。
一群官面上的人,有些甚至連數數都不太利索,算籌用起來都磕磕巴巴,算出來的數目錯的簡直是離離原上譜,搞得袁樹十分惱火。
但是該說不說,有他們在,至少名義上沒有問題了。
人力物力財力,袁樹都有,但是想要大規模操練起來,尚且需要一個官府為主的名義,所謂助農,重要的還是在這個“助”上。
所以韓進就等於是袁樹豎起來的一杆大旗,拉大旗做虎皮,在茂陵縣內以官方名義高效辦事,直接把韓進當成了橡皮圖章。
韓進一夥人倒也沒有預料到袁樹這個小神童和他手底下的這些人居然如此能幹,辦理起農業事務來居然比他們這些專業的傢伙還要專業,而且效率極高,速度極快。
一件事情上午下令下午就能辦好落實,下午下令他孃的晚上都有人加班加點摸黑辦好,主打一個快。
農具,耕牛,種子糧,以及春耕需要的一系列物件,全都踏踏實實的到位了,給農民能提供了所能提供的一切,於是整個茂陵縣的春耕也以極高的效率推動起來。
韓進和他手底下的廢物們就眼睜睜地看著茂陵縣自耕農的土地上一天一個樣兒,進展奇快。
這期間,韓進還派人去了一些地主豪強家裡的土地上進行名義上的督促春耕,看看這邊的進展,再看看袁樹那邊的進展,兩下里一對比。
差距立馬就顯現出來了。
袁樹這邊因為早就有準備,正月就開始大規模翻土作業了,前置工作全部完成,到了正兒八經播種的時候,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而且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很高,幹活兒非常賣力,又有高質量農具和耕牛相助,如虎添翼。
而地主豪強私有土地那邊,雖然有監工揮著大鞭子兇狠的一波操作,但是不甭管多麼兇狠的督促,不管鞭子抽人的聲音多響,這些佃農也都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樣,慢吞吞,生產積極性很是低下。
這也是一個相當明顯的對比。
部下把這兩件事情都告訴了韓進之後,韓進十分感慨,感覺袁樹這個莫名其妙的致良知之學好像真的開始展現威力了。
別說那些士人學子了,那些農民好像也受到了激勵,就和打了雞血一樣,往年七八日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兩天不到就完成了。
原定一個月才能完成的事情,現在僅僅十六天全部搞定,整個茂陵縣的土地都完成了初步的春耕作業,接下來便是漫長的育苗養護、除草、防蟲階段。
為了讓作物更好地生長,袁樹也開始研究起了肥料的事情。
這個事情士人們瞭解的很少,袁樹還是從老農以及縣府裡一個老吏員那邊得到了一些訊息。
化肥是別指望了,那玩意兒是工業產物,東漢搞不出來。
但是簡單的堆肥還是可以的。
於是袁樹傳達指令,讓大家開始大規模籌集堆肥事宜。
一般樸素的堆肥其實製作起來並不難,主要是原材料收集需要花費一些功夫。
農民們需要收集農作物秸杆、雜草、樹葉、泥炭、餐廚垃圾、汙泥、人畜糞尿、酒糟、菌糠等等,堆在一起,進行發酵作業。
這些東西日常所見較多,但較為分散,所以收集起來需要費一些功夫,需要專門的收集人員和看護人員,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模式很難搞出數量足夠的堆肥,還是需要組織。
壯勞力需要在田裡面操作,分出精力搞這些難度頗大,所以袁樹和盧植等人商量之後,決定組織村莊裡尚且還有行動能力的年紀較大的老年人,把他們組織起來,處理堆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