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陳磊的質詢,袁樹哈哈大笑。
“迷魂藥?哈哈哈哈哈,沒有沒有,許君只是找到了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這是他自己的決定,沒人可以強迫他,陳君,如果你很困惑,為什麼不嘗試一下呢?如果你發現了我真的在給大家下迷魂藥,直接戳穿我,讓我身敗名裂,豈不美哉?”
袁樹伸手指向了正在忙碌工作的許德。
陳磊嚥了口唾沫。
想了想袁樹言之鑿鑿的話語,總覺得袁樹在坑自己。
但是細細一想,又覺得沒有毛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然後,他就走上了和許德一樣的路。
袁樹並沒有和他說太多的大道理,沒有用他最擅長的嘴炮轟擊陳磊的世界觀人生觀,只是讓他真的上手去嘗試一下。
反正閒來無事,與其空口白牙的反駁,不如身體力行,從實踐中找尋袁樹這一套的錯漏,然後再進行反駁,把他徹底推翻。
這不也是很妙嗎?
陳磊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答應了袁樹,嘗試十天,從行動中找尋袁樹的錯誤之處,進行有理有據的批駁和反對。
袁樹安排他去做的事情很簡單。
前三天,和大家一起運送物資到自耕農村莊,分發物資給需要幫助的人。
中間三天下地勞作,幫助需要翻土的人家翻土。
後三天在倉庫幫助統計物資、實時更新倉庫資料和幫助資料,將之公示,給所有捐獻善款的人知道,告訴他們他們的捐獻都去了什麼地方。
最後一天輪休。
值得一提的是,每三天,助農組織都會有一個小型責善會議,因為做事情的時候是所有人分成數個十人小組,責善會議也在十人小組內部進行。
大家將三天以來的感悟互相訴說,然後由一起辦事的同伴互相給出建議,告訴他們自己對同組隊友的辦事建議,以及建議大家改善的地方。
陳磊也完整的經歷了這十天的助農工作。
然後在第十一天的時候,與陳磊同住的高足吳尚驚訝地看著陳磊精神頭十足的跟著一幫學子奔赴原野之上,開始認真地從事助農行動。
整個人看上去開朗多了,眼睛也更加有神了,聲音都比之前洪亮。
吳尚驚訝地詢問陳磊到底發生了什麼。
之後發生的事情,大抵就和陳磊經歷的差不多。
十天之後,吳尚也加入到了這個大集體的行動之中,渾身都是幹勁,精神頭十足,感覺內心全是滿足,之前的困惑和迷茫好像都不重要了。
袁樹對於這種情況是早有準備的,在他看來,只要願意親身體驗然後反駁他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藥可救的。
大可以把他們納入行動之中讓他們在這個大團體之中找尋自己想要的答案。
十天的親身體驗和三次責善會議之後,袁樹認為他們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選擇加入或者退出,他們都會有判斷。
選擇加入的人那就加入了,從此就是大家的同道之人,一同奔赴天下為公的理想終點。
而不願意加入的,只能說個人私心太重,融入不了集體,沒有什麼團隊意識,這樣的人就算加入也會出現問題,所以乾脆一拍兩散。
袁樹想要的是志同道合的人,這樣的人多了,構築成一個團體,才能爆發出強大的力量,產生變革之力。
集體的力量,可絕非個人能夠對抗。
更遑論還有“天下為公”的理想加持。
隨著春耕的逐步推動,以及助農行動所產生的效果越發的明顯,跟隨袁樹一起親身下鄉進行助農行動的學子人數超過了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