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小孩子,更是感覺明顯。
和大房的孩子在一起,以往跌倒了或者起了口角,那下人們都是一窩蜂的湧上去,對幾個小主子的態度是一樣的。
如今卻更多的人去圍著大房的小主子噓寒問暖。
就連自己身邊伺候的下人,如今也似乎低了一頭,暗示著讓他們先賠不是。
顧子杭每日早出晚歸倒是不覺得,樓氏卻心力憔悴。
這些都是小事,等到徹底分開,二房的這些下人沒了指望,只得指望二房的時候,自然就會老實了。
她發愁的是,二房的下人頗多,這些年,除了伺候他們幾個主子身邊的人外,其他的,大都兩邊府裡一起做事。
可二房的人,大部分安排的位置,都是那些不太要緊的。
如今她要用人,卻連那些重要位置需用的人,都難以湊齊。
還要給顧子枚安排院子,她當初三歲後就直接從正房送到了大房那邊。
等到五六歲上頭,大夫人才給單獨指了院子,那兩三年間,都是在大夫人院子的廂房裡住著,便於照顧她。
所以如今還要在二房這邊,給顧子枚單獨撥個院子出來,休整一番。
二房這邊,說實話,因為樓氏膝下的孩子也慢慢大了,要分院子了。
幾個位置好,風景好的院子,她早就定下來給了自己的孩子。
此刻去哪裡找合適的院子去?
沒辦法,還好她的小閨女還小,還離不得她,給小閨女預備的那個院子,就給了顧子枚。
反正她住不了幾年,就要出門子了。
到時候再修整一二,自家小閨女就能挪進去了。
樓氏自覺這樣的安排已經很不錯了,可顧子枚卻不領情,先是哭著喊著不搬。
後來被顧子杭訓斥了一頓,勉強同意了,又各種做妖,嫌棄給她安排的院子太小了,位置不好云云。
偏盯上了樓氏大閨女的院子。
那院子,樓氏大閨女已經住了好幾年了,換做任何一個做姑姑的,也幹不出跟侄女爭院子的事情啊?
可顧子枚幹了!
全氏一貫遇到大事就裝死,顧子枚這麼鬧騰,她也只不吭聲。
逼得樓氏沒法子,只得哄了自家大閨女顧西泠給她騰了院子。
還好顧西泠懂事,知道家裡跟以前不一樣了,也知道自家孃親為難,十分痛快的答應了。
倒是讓樓氏紅了眼圈,只覺得委屈了自己的孩子。
這邊樓氏焦頭爛額,一腦門的官司,急著在顧長卻成親之前,將事情理順。
大房那邊安氏則是春風得意。
顧家大夫人也上了年紀,頂多只攬總,下面的具體事情,都要安氏安排。
顧長卻那邊院子裡的事情,倒是張婆子接了過去料理。
一時間,滿府裡都聽安氏的安排,令行禁止,倒也井井有條。
二房此刻半點忙都幫不上不說,偶爾還要出點小差錯,倒是要讓安氏去描補不提。
總歸,安氏也是有兩把刷子的,在定好的日子前,一切都安排妥當無疑了。
很快就到了定好的成親的日子。
王永珠這邊,榮宜縣君的五七都過了,除了高氏還戴著孝,宋家上下男丁一五七內不理髮剃鬚,如今過了,也都能修整一二了。
至於女眷們,平日裡在家裡穿得略微素淨些,也就罷了。
就是出門赴宴也沒什麼妨礙了。
王永珠這一日,一早也就坐著馬車,早早的到了顧家。